五6 耶路撒冷 这城的地点极具战略性。它位于耶利哥一带约但河渡口通往沿海大道的东西横贯公路之侧,又在从别是巴穿越山地通往伯珊最重要之南北大道之旁,更座落于犹大和便雅悯的边界之上。山脊东西两旁的深谷和基训泉可靠的水源,使它成为易于防守,极具吸引力的地方。耶路撒冷最早是在主前第二千年纪初期埃及的碎陶咒诅文献中提及,其君王名为雅基兰穆(Yaqirammu)和沙伊札努(Shayzanu)。第二次在史料中出现,则是耶路撒冷王阿布迪黑巴在亚马拿文献的六封书函中,向法老请求军事援助。耶路撒冷是该区重镇之一,在亚马拿时代与示剑争夺山地的控制权。耶路撒冷在征服时期被以色列军击败,但其中居民未被驱逐,以色列人亦未能在此定居(士一21)。这时代的耶路撒冷城在现代城墙的南面,只占据了南北山脊十英亩左右的地方。全长约一千五百呎的山脊,顶部的宽度只有四百呎左右;其中居民不可能超过一千人。迦南人的耶路撒冷城建筑在一个人工的平台上面,由一系列的阶丘支撑。考古学家在山脊的东北角上发现了一个「阶梯石构」(Stepped Stone Structure),高度超过五十呎,可能就是建筑第7节中耶布斯人卫楼(和合本:「保障」)的平台。戴维把它扩充,用作第11节之宫殿的地基。围绕这城的墙厚达十呎,首先建于八百年前。除此以外,考古学家在城中再没有找到什么戴维年间的文物。
七5 神明批准建造 古代兴建庙宇之前,获得神明核准是十分重要的一步。君王如果没有得到有关地点、方位、大小、材料的指示,所能预期的只有失败。在新巴比伦时代,拿波尼度曾经提及一位君王未得神明同意便自行动工,结果庙宇倒塌。纳兰辛在苏美之《亚喀得的咒诅》(Curse of Akkad)中,寻求一个容许他兴建庙宇的兆头。他虽未得兆头,却擅自动土。他这行动后来被指控为导致亚喀得王朝衰亡的理由。
二十四16 天使攻击百姓 本节的用语和出埃及记十二章逾越事件的记载相同。在美索不达米亚史诗《埃拉与伊舜》(Erra and Ishum)中,瘟神埃拉(又名匿甲)从事大规模的毁灭行动,最后得到属下伊舜的安抚,全地才不致灭绝。明显的分别(之一)是塞缪尔记中灭命的天使完全受耶和华的控制,反观埃拉的史诗,巴比伦的主神玛尔杜克则遥不可及而不置可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