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撒母耳记下背景注释

10 撒母耳记下背景注释

塞缪尔记下

116
扫罗的死讯
1 年代小注 本年大概是主前一年。这是从王国时代可靠性较高的日期上溯而得的。

1 洗革拉 洗革拉的地点未能肯定,可能地点的讨论,可参看:塞缪尔记上二十七6的注释。

2 头蒙灰尘 贯彻新旧约时代,头蒙泥土、灰尘、炉灰都是哀悼的典型表示。美索不达米亚和迦南也有此习例。很多哀悼礼仪都是活人与死者认同。头蒙灰尘象征埋葬是很容易理解的。

2 叩拜以示尊重 伏地叩拜是古代近东表示尊敬的标准方法。埃及古墓壁画到处都有臣子或仆人在法老面前俯伏于地的例子。亚马拿版片(主前十四世纪)中每封信的开首都是问安,接着是对法老向前向后叩拜七次的既定程序。

2 新闻传递 官方传递新闻的正常方法是信差。但信差也是只能送到几个重要地点而已。由于政府已经几乎整个被铲除,余下的不是逃亡便是在躲藏之中。正式信差即使有,大概也没有几人报告基利波山的战果。远在战事南面七十五至八十哩以外的洗革拉就更不用说了。传达新闻的人还有从战场回来的士兵,或城镇之间的行商。但本节的亚玛力人,却很明显是特地来找戴维,一意邀功。

6 伏在自己枪上 枪一直是扫罗其人的重要象征。从作为攻击戴维的武器(撒上十八1011),作为他的标志(撒上二十六11),到面对死亡时作为拐杖。

8 亚玛力人 请参看:申命记二十五1719的注释。由于最近突击戴维城镇洗革拉的正是亚玛力人(见:撒上三十1),这人已经性命堪虞,他的消息也不会有人相信。

9 扫罗的要求 扫罗自知劫运难逃,并且生不如死(见:撒上三十一35的注释),他的要求反映死前尽量少受苦的愿望。

10 冠冕和臂环 本节所提的头饰译作环冠更为准确,所指的是悬挂在额头或帽子前方,经常作为权柄象征的饰物。早在苏美时代,环冠已经是王权徽记之一,是由亚奴神赐给君王的。古代的最佳例证大概是法老冠冕前方,相信有保护作用的蛇像「乌拉厄斯」。在以色列大祭司衣饰的描述中,圣冠通常附有「金牌」(见:利八9注释)。

  旧约完全没有提及的臂环(和合本:「臂上的镯子」),主前第一千年纪是很普遍的装饰。考古学家在以色列找到的例子,早达主前十一世纪。亚述王西拿基立送给儿子(兼继承人)艾萨克哈顿的珠宝总目,提到了环冠和臂环。

11 撕裂衣服表示哀悼 撕裂衣服和发上蒙灰一样,是古代近东常见的示哀方式。乌加列史诗《阿赫特》(主前约1600年)是个经外的例证:故事主人翁的姊妹预言旱灾来临时,撕裂父亲的衣服。此举往往是为亲人、朋友、要人之死致哀。

12 哀悼仪式 哀悼仪式很多都是源自(一)与死者认同,(二)供应死者,或(三)保护活人不受死者影响。但要追溯某个仪式所反映的是这些信念中的哪一个,却不是时常都能办到的事。

  哭泣、哀号、作歌哀悼,都是古代近东大部分民族殡葬仪式中的重要环节。禁食、撕裂衣服,和不穿平常穿着的衣服,都是示哀之法。

15 戴维的命令 处死这名亚玛力人牵涉很多复杂的因素。上文已经提过,身为亚玛力人使他性命危殆。再者,戴维曾经两度拒绝杀死扫罗,因为他尊重扫罗是耶和华受膏者的身分,他对于别人的要求也不会比较低。三者,他若接纳此人的行动,承认这是有利于己的话,别人就大可指摘他是派人杀死扫罗了。此举虽然或可算为安乐死,戴维与杀死扫罗一事仍然必须保持距离。

1727
戴维为悼念扫罗、乔纳单的挽歌
17 挽歌 学者在近东文学中找到了好些葬礼哀悼诗歌的例证。其中最有名的大概是《吉加墨斯史诗》第八块泥版中,吉加墨斯为亡友恩基杜所作的哀悼诗歌。这歌呼吁其他人与他一同哀悼,并且表扬死者的德行和英雄事迹。

18 雅煞珥书 按照学者的推测,雅煞珥书所载的是描述英雄事迹的古代诗歌(圣经只在本节与乔舒亚记十13提及本书)。本书已经佚失。「雅煞珥」一名可能是形容词「正直」,也可能是希伯来动词「唱」的形式之一。

20 迦特、亚实基伦 迦特和亚实基伦是非利士五大都城之一。有关这两个城市的进一步资料,可依次参看:塞缪尔记上五8;士师记十四19的注释。

20 未受割礼 古代近东好几个民族都奉行割礼(见:创十七914的注释),非利士人则否。这句话与身体特征和社会习俗无关,而是识别以色列民族的立约记号。

21 咒诅基利波山 这咒诅的焦点是当地的肥沃程度。它和《阿特拉哈西斯史诗》等文中,以导致饥荒为目标的咒诅相似。这地变作死亡之地(干旱不毛的田地),就可算为死于当地之人的纪念碑。

21 盾牌抹油 当代以色列的盾牌是用木制成,上面绷以皮革,作圆形或圆顶的长方形。盾牌作战之后需要涂油将血抹净,并且处理皮革,使之保持柔韧。

24 美衣 以色列女子的衣饰不过是扫罗在位时生活水平提高的反映。商道若能维持平靖,商旅便自然增加;商旅增加的结果,是进口货品普及,本地出口亦有市场。

17
戴维被拥立为王
1 求问神谕 从塞缪尔记上二十三章到全书结束,戴维一直是在祭司亚比亚他的引导下,用以弗得求问神。他在此所用的很可能也是这方法。求问神谕的过程,是向神明提出是/非问题,然后利用非是即否的机制求取答案。出埃及记描述的标准程序,是使用乌陵和土明(存放在以弗得的袋子)。

1 希伯仑 位于耶路撒冷以南二十哩左右的希伯仑,座落在犹大山地的中央,是该区重镇之一。它占地十二英亩,定居日期约在主前一二○○年的遗址,附近的水泉超过二十四个,因此十分具有吸引力。大约在戴维的时期,这城装修扩建了防御设施。作为戴维首都的七个年头,是这城的全盛时期。

4 支派君王 以色列最初也是在支派的级别上尝试实行君主制度(士九)。由于非利士人在基利波一役之后(撒上三十一),很可能已经占领了以色列的中部地区,有自由参与选立君王的,可能只有寥寥几个支派。支派自治在以色列已经有很悠久的历史,在此以前当地的迦南民族也是奉行城邦政体。再者,扫罗三个儿子与他同时阵亡,即使支派首领满意扫罗的王朝,非利士人亦容许他们继续执政,有关继位人选的清楚资料也不存在。基于上述因素,支派自行拥立君王是很合逻辑的一步。

57 寻求支持 外约但的基列雅比应该还不是在非利士人的控制下。由于他们曾得扫罗拯救(撒上十一),此地一直是扫罗关键性的支持者。如果能够说服这批忠诚拥护扫罗的首领承认戴维,他们或许能够率先成为其他外约但城市甚或北部地区的榜样。戴维指出他们妥善安葬扫罗,是已经报答他的恩情了──扫罗已经与世长辞,他们对扫罗和他一家已经没有什么亏欠了。扫罗昔日怎样护卫他们,戴维也愿意提供同样的保障。

8~三5
戴维、扫罗两家之争
8 玛哈念 除了作为扫罗之子的行政中心以外,此地也是戴维逃避押沙龙时设立大本营的地方(十七27)。史籍记载法老示桑克在所罗门儿子在位时入侵,摧毁了这地方。玛哈念虽然很明显是在外约但地区,确实位置却是不明。今日最普遍的看法,是认为它是雅博河北岸的达哈布加尔比遗址(Tell edh-Dhahab el-Gharbi)。这遗址未有挖掘活动,但表层勘测证实这时期有人在此定居。

9 扫罗家政治实权的所在 押尼珥是扫罗的堂兄弟,也是他军队的总司令(元帅)。他没有自登宝座,反而拥立了扫罗在世的儿子之一伊施波设为王。他似乎得到北方好几个支派的支持。伊施波设虽有王位,经文给人的印象却是手握大权的是押尼珥。军事强人立无能者继位是很寻常的事。在埃及初期历史中,第十八王朝末期亚肯亚顿属下的军事司令(可能还是他的岳父)阿伊(Ay),是亚肯亚顿年纪尚幼之驸马图坦卡门的头号支持者和顾问。

12 基遍 基遍一城通常被考证为位于耶路撒冷西北六哩,艾城西南大约七哩,现代名叫吉布之处。当地的挖掘发现了早至士师时代已经建成的双重的给水系统。两个系统中时代较早的一个,包括垂直凿通三十五呎的石灰岩(井壁有供人上下的螺旋石阶)和一条隧道,容许城中居民在围城之时到遗址基层的水泉打水。第二个系统则是由一条有阶梯的隧道通往另一个(较可靠的)水泉。由于本节中的「基遍池」十分有名,这给水系统也是有力的证据,证明此地确是基遍的遗址。当地发现的刻有这城名字的瓶柄,更是进一步的证据(但必须同时一提的,是当地也发现了一些印有其他城市名字的瓶柄,原因是出口葡萄酒是这城的主要工业)。

_
基遍水利工程的隧道


1213 打斗的理由 基遍是非利士人所占领之地区中的主要城市,因此大概还在非利士人的控制下。任何一方的军队竟然能够在非利士领土中彼此发动军事行动,是难以想象的事。比较有可能的是押尼珥有意投奔戴维,这旅程是初步的商讨。押尼珥不会愚蠢到不带兵随行,戴维亦自然谨慎从事派兵护送。约押在基遍截获押尼珥,二人决定派遣新丁或佣兵竞技以供娱乐。这些「比赛」发生流血事件虽在意料之中,争执却恶化到全面斗殴的地步。

13 基遍池 基遍池是个著名的给水系统──现代工程的模范。建筑者向下凿通三十五呎的石灰岩,造成直径几达四十呎的宽井,井壁有螺旋石阶通往底部。井底再有一条直行的隧道,凿有石阶下落四十五呎,直达地下水位(石阶共有七十九级)。建筑这池的用意,是以备城被围攻之时,可以为城中居民提供安全的水源。学者估计这项庞大的建筑工程,一共搬运了三千吨的岩石。至于通往城外水泉的隧道,则要等到后来才开凿出来。

_
基遍的酿酒地窖


1416 单独比武 视一人为全军代表,让神明表达旨意的单独决战(如戴维与歌利亚的比武),有时自会发生。但本段所述的大概不是这种武斗,因为同时有十二组人对打,并且用意亦据称是娱乐。但值得一提的,是战争有时也被描述为节期(早至撒珥根年间,比较接近当代的则有《杜库提宁努他史诗》)。新国际本将「戏耍」译作「肉搏」,掩蔽了这是表演赛的事实。个人武斗的例子在埃及的便尼哈桑壁画(主前第二千年纪)和《辛奴亥的故事》,都找得到,一个主前第二千年纪上半的迦南陶瓶亦有绘画。时间上比较接近的又有希腊迈锡尼和赫人的文学。在哈拉夫遗址发现的主前十世纪浮雕,描绘两名比斗者抓着对手的头,用短剑互刺。

16 刀 形容比武者所用兵器的希伯来语字眼,通常译作「刀」。但这字可以是描述两刃的短剑(长度不超过十六吋),或单刃的长刀。按照本节近身互刺的描绘,所用的兵器是前者。

21 剥去他的战衣 单独决战的战利品是被杀者的财物。军人的衣着、盔甲,和武器的质量,能够反映其军阶和地位。这些物件就成了胜利者得胜的纪念品和地位的象征。亚撒黑不肯要无名小卒的战衣,只肯要军官的。

23 枪鐏 枪杆的末端通常用金属包裹,并不磨尖,但收细为锐利的刃口。枪鐏可以当作刺棒使用,也可以用来把枪插在地上。这种金属枪鐏出土的很多,在壁画中亦有出现。

24 地理概况 第24节中几个地名的考据都没有把握。「通基遍旷野的路」可能朝东北通往约但河谷。基亚和亚玛山都位置不明。基遍通往迦巴的路上,在其附近的肥沃谷地有一个小山,可能就是亚玛山。

29 押尼珥的行程 亚拉巴是指约但河谷。押尼珥可能是经密抹隘口(见:撒上十5的注释),下入河谷中亚当城的渡口(见:书二7的注释)。毕伦可能根本不是地名,即使是,地点依然不明。

32 葬在父亲的坟墓 铁器时代埋葬的习俗是多人葬在同一墓穴中。尸体仰卧,四周排列私人对象。

639
押尼珥变节被杀
7 与妃嫔同房 妾(和合本:「妃嫔」)是没有妆奁陪嫁的女子,职务包括为家庭生儿育女。在王室中她们可能是次要政治联盟的结果。由于妾是性伴侣,占用父亲的妾不单要负乱伦之名,更被视为试图僭夺族长的权威。同样继承王位的人有时也会将上一任君主的妃嫔据为己有,从而夺取其权柄。以色列此时正值部落社会和王国之间的过渡时期,支持君王的关系网主要来自有权势的宗室和家族。娶妻立妾是在各处地方拉拢支持的方法。富商、军事领袖,甚至祭司家族,都能提供支持。

8 狗头 全本旧约惟独在此出现这措词。有关自比为狗的自贬语,可参看:塞缪尔记上二十四14的注释。

9 咒诅程序 这个程序在塞缪尔记和列王纪十分普遍,通常出自王族口中。路得在路得记一17使用这程序,是个例外。这程序在阿拉拉赫和马里文献中也有出现。押尼珥没有说明神会怎样做。由于这一类的誓言通常包括肢解祭牲的仪式,一般假定这人是自招肢解之咒。

10 押尼珥转移王位 上文二章9节的注释已经提过,在这临时政府中,伊施波设大概只是傀儡王,押尼珥才是手握实权的人。军队若是效忠押尼珥,押尼珥一旦变节,伊施波设就会无人保护。押尼珥大概还能成功地改变依然臣服扫罗王朝之北方支派的效忠对象。

1314 米甲的地位 上文三章7节的注释经已指出,内宫是在国内国外建立支持基础的公认方法。身为扫罗女儿的米甲对于试图承袭扫罗王国的戴维来说,能够代表一定程度的正统性。古代的法律(可见于汉摩拉比、埃施嫩纳,和中亚述的法律)规定被武力逐离家门的人,归回时可以收回妻子。即使在妻子改嫁(有时是维生所必须)生育之后,他依然保有这权利。

14 一百阳皮 这是戴维为米甲所下的聘礼(见:撒上十八25)。杀死一百非利士人的功绩,证明他是有价值的军事盟友,有资格成为王室的姻亲。

1719 押尼珥的外交 押尼珥如今成了戴维王国的代表。他不但计划自己变节,更同时带来北方各支派。支派性的决定是由召集一起的长老作出的。他特地亲访便雅悯支派的长老,一方面是因为他本人是便雅悯支派的首要领袖,但更重要的,却是因为扫罗出自便雅悯支派,因此便雅悯支派最是忠于扫罗及其子孙。

2021 押尼珥与戴维的协议 重要契约缔结时,典型的作法是立约各方共享筵席,庆贺刚刚圆满结束的法律协议。与押尼珥同行的二十人可能是以色列中有势力宗派的代表,和一小群扈从的高级军官。

22 攻击劫掠 无论是雇佣兵、被征入伍者,还是正规军中的职业军人,都视掠物为当兵薪酬的一部分(如侍者视小费)。有时攻击的是军事目标(扩张领土或控制商道等),有时则旨在打扰敌方,同时为士兵争取额外薪酬。由于戴维并无资金经营政府或军队,劫掠可能是军粮的惟一来源。

26 西拉井 这个绿洲的传统大概位置是在希伯仑以北约两哩之处。

29 咒诅约押一家 戴维所宣告之咒诅的范围十分广阔。第一个咒诅(漏症、大痲疯)所牵涉的是最严重、最令人羞耻的疾病(进一步细节,见:利十三的注释)。第二个咒诅意思最为难解。新国际本与和合本译作「拐」的字眼,现时按照乌加列和亚喀得文献显明是指纺纱用的「纺锤」或「绕杆」。本节所用的措词普遍用来描述做粗重工作的妇女。赫人士兵若是背誓就会失去男性地位,誓言描述这惩罚的方法,就是违者要手执纺锤和镜子。换言之,这是以绝后咒诅约押一家。第三个咒诅是横死,第四咒诅则是缺乏或饥荒之灾。

31 哀悼仪式 请参看一章12节注释。

112
伊施波设遭刺杀
3 比录和基他音 学者一般认为比录在基非拉以北,伯特利/艾城一带,大概是今日的比雷或内比桑威珥。这是欺骗乔舒亚的基遍诸城之一(见:书九)。本节记载在当地居住的希未人逃到基他音(位置不明),便雅悯人显然成为比录的惟一居民。

4 米非波设所受的伤 圣经虽然没有澄清细节,学者一般相信扫罗在基利波山之役阵亡之后,非利士人得以控制整个中部地区。若然,非利士人很可能会洗劫扫罗的首都基比亚。这样就能解释扫罗家急于逃难,以致米非波设受伤的理由。米非波设若是颈骨或脊椎受伤就会下身麻痹,但情况可能没有这么严重。腿骨或是脚踝骨折没有得到适当的接合或治疗,也能使他瘸腿。使用夹版的正骨术自古已有,但穿破性骨折则通常无可挽救。

5 午睡 在近东的半干旱气候中,日间最炎热的时分(午饭之后)往往都是用作休息或午睡。

6 王宫中的麦子 谷仓在君王住所附近虽然不难引证,此处经文却有一个极具说服力的抄本异文,描述一位女性守卫在收取麦子之后,倦极而睡。

12 肢解和曝尸 将刺客的尸首肢解不葬,对他们本人和家族来说,是最大的侮辱和羞耻。通俗观念认为埋葬失当,能够危害死者来生的幸福(见:民三1213;书八29的注释)。古代近东军队素有将战败敌人的尸首插在刑架上的作法,亚述人视之为心理战术和恐怖手段(可见于其王宫壁画上)。砍断手脚大概是将他们的痛苦延续到来生的意思,但现时仍未有足够有关此举和背后想法的例证,使人有把握地解释其理由。

112
伊施波设遭刺杀
3 比录和基他音 学者一般认为比录在基非拉以北,伯特利/艾城一带,大概是今日的比雷或内比桑威珥。这是欺骗乔舒亚的基遍诸城之一(见:书九)。本节记载在当地居住的希未人逃到基他音(位置不明),便雅悯人显然成为比录的惟一居民。

4 米非波设所受的伤 圣经虽然没有澄清细节,学者一般相信扫罗在基利波山之役阵亡之后,非利士人得以控制整个中部地区。若然,非利士人很可能会洗劫扫罗的首都基比亚。这样就能解释扫罗家急于逃难,以致米非波设受伤的理由。米非波设若是颈骨或脊椎受伤就会下身麻痹,但情况可能没有这么严重。腿骨或是脚踝骨折没有得到适当的接合或治疗,也能使他瘸腿。使用夹版的正骨术自古已有,但穿破性骨折则通常无可挽救。

5 午睡 在近东的半干旱气候中,日间最炎热的时分(午饭之后)往往都是用作休息或午睡。

6 王宫中的麦子 谷仓在君王住所附近虽然不难引证,此处经文却有一个极具说服力的抄本异文,描述一位女性守卫在收取麦子之后,倦极而睡。

12 肢解和曝尸 将刺客的尸首肢解不葬,对他们本人和家族来说,是最大的侮辱和羞耻。通俗观念认为埋葬失当,能够危害死者来生的幸福(见:民三1213;书八29的注释)。古代近东军队素有将战败敌人的尸首插在刑架上的作法,亚述人视之为心理战术和恐怖手段(可见于其王宫壁画上)。砍断手脚大概是将他们的痛苦延续到来生的意思,但现时仍未有足够有关此举和背后想法的例证,使人有把握地解释其理由。

125
戴维的胜利
1 骨肉 希伯来文惯用语「骨肉」的意思,与中文相同(英语则作「血肉」)。他们将血缘关系的肯定,视作政治联盟的根据。参较:士师记九2的类似情况。

3 长老的角色 长老是以色列宗族的首领。在没有君王或其他领导者的情况下,各支派必须倚靠众长老的集体决策。这些人是乡村文化中的执法者,并且在重要集会中充任百姓的代表。百姓在接受戴维的统治之前,首先寻求长老的认可。

3 与长老立约 犹大支派的首领在二章4节达成协议,全体支派亦同样在此正式宣告戴维的王权。此举可能包括书面的认可,与塞缪尔记上十25中扫罗登基的文件相似。

3 膏立 戴维在二章4节已受犹大的首领膏立。膏立代表身分的转变,象征他们对他王权的肯定。有关膏抹习例的进一步讨论,可参看:塞缪尔记上十六1的注释。

45 年代小注 学者一般相信戴维的在位期间是在主前十世纪开首的三分之一(主前1010970年左右)。四十往往是约数,但第5节的分目却显示它可能是准确的实数。

6 耶路撒冷 这城的地点极具战略性。它位于耶利哥一带约但河渡口通往沿海大道的东西横贯公路之侧,又在从别是巴穿越山地通往伯珊最重要之南北大道之旁,更座落于犹大和便雅悯的边界之上。山脊东西两旁的深谷和基训泉可靠的水源,使它成为易于防守,极具吸引力的地方。耶路撒冷最早是在主前第二千年纪初期埃及的碎陶咒诅文献中提及,其君王名为雅基兰穆(Yaqirammu)和沙伊札努(Shayzanu)。第二次在史料中出现,则是耶路撒冷王阿布迪黑巴在亚马拿文献的六封书函中,向法老请求军事援助。耶路撒冷是该区重镇之一,在亚马拿时代与示剑争夺山地的控制权。耶路撒冷在征服时期被以色列军击败,但其中居民未被驱逐,以色列人亦未能在此定居(士一21)。这时代的耶路撒冷城在现代城墙的南面,只占据了南北山脊十英亩左右的地方。全长约一千五百呎的山脊,顶部的宽度只有四百呎左右;其中居民不可能超过一千人。迦南人的耶路撒冷城建筑在一个人工的平台上面,由一系列的阶丘支撑。考古学家在山脊的东北角上发现了一个「阶梯石构」(Stepped Stone Structure),高度超过五十呎,可能就是建筑第7节中耶布斯人卫楼(和合本:「保障」)的平台。戴维把它扩充,用作第11节之宫殿的地基。围绕这城的墙厚达十呎,首先建于八百年前。除此以外,考古学家在城中再没有找到什么戴维年间的文物。

_
华伦竖坑入口至通往水塔的隧道


_
耶路撒冷的阶梯石构


6 耶布斯人 圣经最初提及耶布斯人时,将他们形容为迦南的后裔(创十16)。他们大概不属闪族,是赫人和胡利人的远亲,于主前第二千年纪早期来到本区,沿着便雅悯的南界在山地(书十五8)和耶布斯城定居(书十五63;撒下五6)。戴维攻取耶路撒冷之后,耶布斯人若非受到同化,就是被奴役而至终失去其民族性(撒下五69)。

6 瞎子、瘸子 有人提出这可能是个使用魔法的战术。站岗在城墙上面,据称能使进城的人变瞎、变瘸。但大部分学者都相信这句不过是夸口的讥笑而已:「即使是瞎子瘸子守城,你们也不能攻打进来!」

7 锡安 锡安一名的来源至今无法考证,然而在此(首次在圣经中出现)似乎是指耶布斯的卫城。这字后来成为戴维城的代表,在旧约大部分的预言和诗歌中,作为整个耶路撒冷城的别名。

8 水沟 超过一个世纪之久,很多解经家都认为戴维入城的途径是华伦竖坑(Warren's Shaft──一条在岩石中开凿,供城中居民在基训泉取水的隧道。但赖希(Reich)和舒克朗(Shukron)二人最近在隧道系统作出的考古研究,却证明华伦竖坑从来没有用作取水的隧道,并且在戴维年间并不与地下水道的系统相连。以下的注释讨论这诠释所牵涉的各点。

  基训泉位于城东南面的汲沦溪谷。这泉每日喷水三至四次,每次四十分钟左右,每日供水量是四万五千方呎(足够装满一个七十五呎见方,深八呎的水池)。

  供水系统在战略上的重要性。城被围攻之时,其中居民能够有可靠的水源,是极为重要的一点。但这城外郭建于山脊,水泉则在谷中。故此,古代的工程师煞费心机在床岩中开凿隧道、竖坑,使城有水源供应。夏琐、米吉多、基色、基遍等城,都有类似的供水隧道(见二13的注释)。古代近东在岩石中开凿之供水系统最早的一个,来自主前十三世纪的迈锡尼。

  耶路撒冷的供水系统。城内入口处的下行通道有斜坡和石阶,接着急往右转进入水平的隧道,隧道末端一道陡斜的石阶引入天然的岩洞。从入口到岩洞是一百三十呎。岩洞有一个急弯通往设有防御工事的城楼,此楼有一大型水池收集基训泉的水。

  戴维渗透入城的方法。从外面进入水道的惟一方法,是借着从水泉引水到城楼之隧道分叉出来的水沟。这水沟纵贯全城,盖以巨石,但不是隧道。学者至今依然不能就约押如何进城,提供明确的解释。

_
从华伦竖坑中向上望



9 首都为王私产 「戴维城」称号所反映的,可能是首都不但成为王室的居所,更成为在位君主及其承继者私人物业的古代惯例。从主前十三世纪的杜库提宁努他,到主前八世纪的撒珥根,亚述王都有将首都以自己为名的记录。撒珥根买下了杜尔沙鲁金(Dur-Sharrukin)一地,在其上兴建京城(科萨巴德〔Khorsabad〕),和暗利为新都撒玛利亚买地的作法相仿(王上十六24)。这些属于王室领地的城市通常是行政机关(主要由王的亲戚组成)的所在,并且享有某些特权,如:豁免赋税、徭役、兵役、牢狱,以及有最美丽、最豪华的建筑工程。例如在巴比伦,尼普尔、西帕尔、博尔西帕(Borsippa)等城由于是宗教中心,也在享有这些特权(称为 kidinnutu)的城市之列。政治首都如尼尼微、巴比伦等,也得到类似的地位。

9 米罗 大部分学者如今都接受新国际本的「支撑阶丘」(和合本:「米罗」),就是考古学家称为「阶梯石构」(参看五6的注释)的城防设施。它是用岩石和泥土造成,使城内的建筑用地增多了二千方呎左右。

11 推罗 推罗是古代腓尼基人的主要海港之一,位于耶路撒冷北面约一百哩,地中海岸的一个小岛之上(占地约150英亩)。这城和它在大陆的堡垒多次出现在古代的史料中。最早的是埃卜拉文献,此外,埃及的碎陶咒诅文献、亚马拿文献、《凯雷特史诗》(乌加列)、《温纳蒙的故事》(埃及),而至希腊、罗马的史料,都有提及。它除了在当时的航海商业中扮演极重要的角色之外,纺织和染色工业(见:民四6的注释),以及香柏木出口,都是此地的经济栋梁。

11 希兰 按照犹太史家约瑟夫(主前一世纪)的纪年,学者一般认为推罗王希兰一世(腓尼基语作阿希兰〔Ahiram〕,亚述文献作希隆穆〔Hirummu〕)是于主前九六九至九三六年在位。约瑟夫宣称拥有广泛的推罗历史记录,亦提供了很多希兰年间的历史数据。然而按这日期,戴维和希兰却没有什么重迭的时候,故此很是可疑;约瑟夫时代的推算方法可能有问题。现有的古代近东史料并无这位希兰的资料,但后来以他为名的希兰二世却十分有名。他的名字也很常见。大约在同一时代,邻邦比布罗斯王阿希兰的名字,也出现在其石棺之上。

11 香柏木 香柏树的生长速度缓慢,树龄可以高达三千年,高达一百二十呎。其木纹理细致,气味芳香,经久耐用,因此古代大部分庙宇和宫殿都以之为精选的木料。高树脂含量防止霉菌的生长。利巴嫩山脉西坡(海拔5,000呎以上)的利巴嫩森林,是这些树木生长的少数几处地方之一。主前第四千年纪以降,美索不达米亚和埃及已经进口这些木材。到了主前一○○○年时,当地著名森林的树木已经所余无几。这些罕有的木料亦因而日益珍贵。

11 戴维的宫殿 考古学家虽然未能发现戴维宫殿的任何遗迹,推罗王希兰的协助显示它应该有腓尼基的建筑设计。当代的腓尼基设计,有一例证在叙利亚出土。这种设计亚喀得语称之为「比特希兰尼」(bit-hilani),所指的特色是建筑物正面有显著柱子的门廊。在以色列米吉多挖掘出的比特希兰尼式宫殿,学者考证为所罗门的王宫。耶路撒冷戴维宫殿的外貌,大概与此最为相近。米吉多的宫殿大约是七十呎见方,里面的一楼有几个大型的厅堂,听政厅、内院各一,和约十二个较小的房间,供居住或行政之用。建筑物至少楼高二层,并且有一戍楼。

_
米吉多挖掘出的宫殿


13 君王以婚姻为政治策略 古代近东到处都以婚姻为外交工具。想要与这统治者结盟或受他保护的村镇、城邦、部落、国家,都会将首领家族的女儿嫁给宗主或他儿子,来缔结条约。这是藩属效忠的表示,因为王朝的延续如今对他有了切身的关系。例如主前十八世纪的马里王心利林,将几个女儿嫁入邻国的内宫,自己又娶了几个外国女子,成功地巩固势力,使国土更加稳定。同样,法老杜得模斯四世(主前14251412年)亦与美坦尼国王的女儿结婚,来表示友好关系,结束与这个幼发拉底河中游的王国之间的一连串战争。戴维登上以色列国位之前,亦结了好几次婚,以巩固自己的政治和经济地位(见:撒上二十五3944的注释)。本节所述婚姻的目的大概是保证耶路撒冷大族的支持。

17 保障 本节所指的保障与塞缪尔记上二十二4,二十四22的,不是同一处地方,但可能是耶路撒冷的耶布斯卫楼。考古学家在现代耶路撒冷旧城城墙的南面,耶布斯古城的北端,发现了建筑这卫楼的平台,和一些卫楼城墙的遗迹。

18 利乏音谷 梭烈谷在伯示麦一带的萨非拉地区的东面,在耶路撒冷周围的山区分叉为几个山隘。梭烈谷在一处地方转向东北面的基遍,利乏音谷则朝东南偏东伯利恒和耶路撒冷之间的区域延伸。这谷与耶路撒冷通往伯利恒的南北大道接连,然后转往东北进入耶路撒冷。这是非利士人切断犹大支持戴维军队的战略性地点。

_
利乏音谷


19 求问神谕 从塞缪尔记上二十三章到全书结束,戴维一直是在祭司亚比亚他的引导下,用以弗得求问神。他在此所用的很可能也是这方法。求问神谕的过程,是向神明提出是/非问题,然后利用非是即否的机制求取答案。出埃及记描述的标准程序,是使用乌陵和土明(存放在以弗得的袋子)。

20 巴力毘拉心 学者相信这名字中的「巴力」(作为神明的称号),表示这是圣地。其名字可能源自犹大的儿子法勒斯,戴维一脉的祖先。部分学者认为此地是伯利恒西北约两哩,基罗和贝特贾拉(Beit Jala)之间的山脊。

21 撇弃偶像 古代近东几乎所有的军队,都有祭司、占卜者(可见于马里文献)、先知(王下三),与手提的圣物(亚述王撒缦以色三世的年表〔主前858824年〕)同行。这样神明才可以在战场上被人求问,或被召唤来领导军队得胜。神圣战士的主题描述己方的神祇与敌方的神祇作战,把他击败。他们通常会进行祈祷、观兆,以求肯定神明的临在。只有在最危急的情况下偶像才会被丢弃。古代有好几个神像被夺为战利品的例证。请参看:塞缪尔记上五2的注释。

24 桑树梢上有脚步的声音 如果所指的是香脂树(NIV;和合本:「桑树」),这些树就是名叫乳香笃耨树(mastic terebinth)的灌木丛,在山地十分常见。这翻译虽然有很多疑点,其他的看法亦无可取之处。但本节提到某种树木,却是众所公认的。有人提出戴维是在树木中寻求神谕,观察树木,视之为神的带领。但这是否正常求问神谕的程序,却难以证实。

24 神圣前锋 在神圣战士的主题中,神明会率先进入战场克服敌军;这是古代近东普遍的看法。在赫人记录中,哈图西利斯三世宣称女神伊施他尔在他前头出去。在埃及,则宣称亚孟锐神在杜得模斯三世的军队前头出去。神明使敌军满心恐怖,阵脚大乱,有时还会带来雷轰(见:撒上七10的注释)、地震(见:撒上十四15的注释)。

_
埃及神殿中的亚孟──锐与狮子的石像


25 从基遍到基色 利乏音谷(按照第22节,这是非利士人安营之处)是在耶路撒冷西南面。基遍到基色的走廊地带是在亚雅仑谷内,即耶路撒冷西北。第23节显示戴维调兵到非利士人西面,截断他们的退路。这样做会将非利士人赶往耶路撒冷(约2哩)。他们会在西面经过该城,然后在城北朝西北方转向基遍(6哩)。非利士人在这地区可能还有防营,他们也有可能不过是前往下一条可以下到平原的通道。由于经文提到基色,他们可能是朝西北离开基遍,经伯和仑山隘(约在3哩外;见:书十10的注释)下入亚雅仑谷(5哩),基色则在七哩外。换言之,戴维将非利士人完全逐出山地。

123
约柜安置在耶路撒冷
1 挑选的人三万 戴维的常备军如今共有三十个部队(见:书八3的注译)。约柜的重要性和军事上的价值,从护送军队的大小就可见一斑。以游行方式展示军威,从古到今都很普遍。主前七世纪玛尔杜克的神像从亚述城归回巴比伦城时,亦有亚述军队偕同。

2 巴拉 按照历代志上十三6,巴拉是基列耶琳的别名。约柜自非利士地归回之后,一直存放在基列耶琳。按照大部分学者的(初步)考证,其遗址是耶路撒冷西北偏西九哩的阿札尔遗址。

2 坐在二基路伯上 约柜是个木箱,开口在上方;按照一肘等于十八吋的准则计算,这柜长约三至四呎,宽和高都是二又四分一呎左右。它内外都铺上了最纯净的金箔,旁边安装了四个(也是包金的)环子,可以穿上以金为外壳的杠。杠是用来扛抬约柜的,保证除了大祭司以外,没有人触摸约柜。封闭约柜、里面保存法版的金盖子,以两个有翼基路伯为装饰。约柜的主要功用是储藏石版,以及作为神宝座的「脚凳」,为神和以色列人之间,提供实质的联系。埃及人在庆典时把神像放在轻便的小艇中游行。按照当代的绘画,这些小艇是大小与约柜相仿的箱子,用杠搬运,并于其上或两旁饰以充任守卫的活物。圣经的描述加上考古学家的发现(包括一些精致的象牙制品,分别来自美索不达米亚的宁鲁德、叙利亚的阿斯兰塔什、以色列的撒玛利亚),显示基路伯是复合性的活物(兼具几种生物的特色,如埃及的狮身人面兽),往往具有翅膀和四足动物的身体。基路伯经常在古代艺术中出现,往往位于神明或君王宝座的左右。基路伯护卫宝座,柜为脚凳,以及旧约中耶和华坐在基路伯之上为王的描述,都支持约柜代表眼不能见之耶和华宝座的概念。空置的宝座在古代世界广为应用,其作用是在神明或君主来到时,供他们使用。

3 新车 使用新车能够保证此车往昔的应用,没有使之在礼仪上不洁的可能(如曾经用来装载粪肥或死畜等)。然而圣经对约柜运输的指示,向来都是祭司用杠扛抬,不是用车。用车子搬运约柜的先例,是非利士人所立的(撒上六7)。

_
迦百农会堂中有约柜在轮子上的装饰


_
重建载运约柜的拉车


5 崇拜音乐 这些全部都是当代典型的乐器,早达主前第三千年纪,已经出现在古代近东的文献、浮雕、绘画之中。至于本节之中哪个当译作「瑟」,哪个当译作「琴」,学者仍然未有定论。和合本译作「瑟」的,是个十弦的乐器,学者相信「琴」则弦数较少。两种乐器都是手提的,框用木制。按照古代的浮雕,本节的「鼓」是圆框蒙皮的手鼓,不如现代的铃鼓般,会叮当作响。第四样乐器最难翻译(和合本:「钹」,NIV:「叉铃」),因为全本圣经只在这里出现。大部分学者认为它是摇铃或博浪鼓一类的乐器。最后一样(和合本:「锣」,NIV:「钹」)是用青铜制造的敲击乐器,惟一未能确定之处是其大小。

6 拿艮的禾场 这禾场位置不明,经文表示它在俄别以东家附近。俄别以东的住处离耶路撒冷不远,但无法更准确地肯定其地点。

7 乌撒的错误 处理约柜必须尊重谨慎从事,因它具有危险的本质(和电流一样)。本节译作「错误」(NIV:「不敬」)的字眼,全本旧约只在此出现,但其字根在同源语言中,却有「侮蔑」(亚喀得语)、「轻率」(亚兰语)的意思。

10 俄别以东家 俄别以东一名,是「以东之仆」的意思(以东大概是神祇的名称;参较俄巴底亚=俄别──雅,即「雅(巍)之仆」)。他又称为迦特人。戴维的近卫是由一群迦特军人(雇佣兵?)组成(见十五18),这人可能是其中之一。学者一般相信他家是在耶路撒冷附近,但却没有证据。

13 六步献祭一次 亚述王亚述巴尼帕将玛尔杜克的神像归还到巴比伦时(主前七世纪),沿途每隔两哩便献上肥牛一次(亚述城到巴比伦之间约有250哩)。戴维半哩路所献的祭,数目就与亚述巴尼帕的相同了。经文并无说明祭坛是什么,游行的时间有多长。译作「牛」的字眼是个统称,公牛母牛都包括在内。摩西五经的礼仪指令之中,并没有「肥牛犊」的类别(和合本:「肥羊」)。一般假定这时牲畜受特别的喂饲娇养,好使其肉嫩滑。经文没有说明这是何种祭礼。

14 细麻布的以弗得 以弗得虽然是祭司服装,戴维却不一定是扮演祭司角色主持其事。他可能是以恳求者的身分来到主前,和一般崇拜者一样,而不是以祭司的身分「献祭」(见下文第17节的注释)。

14 古时之舞蹈 古代跳舞的证据大部分都和祭仪有关,但美索不达米亚和埃及的史料,却经常描绘为提供娱乐而跳舞的人。节期时的舞蹈大概与现代的土风舞相同,一组人以互相配合的舞步演出。其他时间的舞蹈则比较接近芭蕾舞,演出戏剧或其中一幕。单独演出的,有包括旋转、蹲伏、踊跃、蹦跳等的舞蹈,亦有类似现代体操的特技舞步。舞者有时穿着极少的衣物,有时甚至裸体。在祭仪中除了专业跳舞的人外,参与的公务人员(祭司或政府官员)有时亦会跳舞。某个赫人仪式指明王后亦须参与。但现有史籍却没有君王跳舞的例证。

1421 戴维的行动 第1416节中译作「跳舞」的动词只在本段出现。在同源的乌加列语中,其用法反映手指的动作,表示他所做的是弹指、挥动手指等。第16节译作「踊跃」的动词除了只在本节出现外,尚以稍微不同的形式,在创世记四十九24中形容手臂的敏捷。在历代志上十五29的对应经文中译作「跳舞」的是另一个动词,这字只在另外两处地方形容人的动作(一次在乔布记二十一11与唱歌欢乐对应,另一次在传道书三4与哀恸相对)。广而言之,这字所表达的,是摇摆、颤抖、振动的意思。戴维所做的可能与跳舞无关,而是摇动手臂,或弹指、挥动手指等动作。

15 吹角 本段所指的号角是公绵羊的角。羊角能够吹奏好几个不同的音调,但却不能奏出旋律。因此它的主要用途是在崇拜或战事中传送信号。这乐器独特的外形,是把羊角在热水中浸软,把它扭曲压扁造成的。

17 为约柜搭帐幕 经文并没有将这帐幕形容为会幕或圣幕,这两个是西乃山所制定之圣所的专有名称。迦南的宗教文献亦提过作为神明居所的帐幕。考古学家在亭拿找到主前十二世纪一个米甸庙帐的遗迹,这帐棚也是幕幔挂在柱子上的形式。设计相仿的活动建筑(幔子悬于镶金的柱子或横梁之上),早在主前第三千年纪中叶已经在埃及使用,圣用俗用的都有。

17 燔祭和平安祭 燔祭通常与祈求有关,要完全烧在坛上(见:利一34的注释)。平安祭是团体性的筵席的基础,典型用于条约和盟约的确立典礼。进一步资料,可参看:塞缪尔记上十8;出埃及记二十四5;利未记三15节的注释。平安祭也在登基典礼(撒上十一)和圣殿奉献典礼中出现。约柜的安置仪式可能还与登基庆典同时举行。参看下一个注释。

17 登基庆典 杜库提宁努他一世(主前十二世纪)年间的亚述文献,形容君王在登基节期时脱去王袍,在神明面前谦卑祈祷,然后重新登基,接受祝福。接着是列队向宝座游行,以接受大臣所献的效忠礼物作结。戴维的庆典与之相似是显而易见的。本段所庆祝的是耶和华的登基。戴维脱下王袍,以普通祈求者的身分,领队向觐见室(帐幕)游行,接着献上祈求和效忠的祭。根据第21节,更可以推断这典礼同时重新认可戴维被立为王。亚述文献又保存了几个建立王城的记录(亚述纳瑟帕、撒珥根、西拿基立、艾萨克哈顿)。这些记录描述神像搬运入城,同时举行献祭和宴会(又有音乐),将大量饮食分派给百姓。

18 给百姓祝福 初民相信祝福自有能力,使之能以成就(咒诅亦然)。祝福通常是在人参加过仪式,离开神殿时由祭司给予的。一句古代近东召请神明赐下看顾和平安的惯用语句,经常出现在乌加列和亚喀得的问安中。此外,西乃半岛北部的孔蒂拉特阿吉鲁,又发现了一个主前九世纪的大型坛子,上面用希伯来文字漆上了「愿耶和华赐福给你,保护你」的话。

19 给百姓的礼物 这里所说的饼,是烘制时打过孔的辫状环形面包。「枣饼」(和合本:「肉」)是传统的翻译;这字只在本段出现,意思不明。译作「葡萄饼」的美食可以是用任何干果制成。何西阿书三1指明用的是葡萄干,但本节并没有提供这一类数据。它应该是整个压成方块或球状的干果。

20 米甲不满之处 经文在第16节说米甲看见戴维所做的事(见六1421的注释)就轻视他,但要等到本节才解释得罪了她的是什么。米甲不满之处不在有损威严的举止,而在戴维的衣着。上文已经提出两个理由,解释戴维为何脱下王袍,穿上细麻布的以弗得之简单服饰。若在游行时参加跳舞(见上文六14的注释),他的衣着更可能与其他舞者相同──往往是极少的衣物。此外,这庆典若是类似登基节期(见上文六17的注释),则君王的习例是要扮演一般祈求者的角色。由于米甲将他比作「轻贱人」,前者可能才是她的意思。

129
赐给戴维的约和王朝
111 安靖 本节表示神将不受仇敌干扰的安息赐给戴维,贯彻全本旧约,主都提到要将安息赐给百姓。在戴维有意建殿的背景中,这一点尤其重要。因为在古代近东庙宇是给神明安息的。有些庙宇的名字,甚至暗示这是该庙宇的主要功能,相信神明的安息能够导致其地上百姓的安息。反之,圣经很少提到神的安息,除了安息日外,神的安息从不是人安息的先决条件。

23 先知为顾问 塞缪尔时代之前,先知借着其职分作为政治上的领导者。王权制定之后,先知的角色转为顾问。先知不再以神信息领受者的身分带领百姓,而是向君王提供引导;君王保有接受或摒弃这信息的自由。进一步资料,可参看:申命记十八1422注释。

2 香柏木房屋和帐幕的分别 古代近东得胜的君王经常会为守护神明兴建庙宇,以表示谢意。例子从主前第三千年纪中期的苏美人,到亚述、巴比伦,甚至波斯时代都有。他们预期庙宇(神祇的居所)能够将神明的护佑带给君王及其领土。永久性华厦(香柏木)的用意,是保证主的临在和恩宠。乌加列文献相信父神伊勒居住在一个帐幕神庙之内(很多迦南神祇都是如此)。反之,巴力则为自己建造美轮美奂的宫殿。

5 神明批准建造 古代兴建庙宇之前,获得神明核准是十分重要的一步。君王如果没有得到有关地点、方位、大小、材料的指示,所能预期的只有失败。在新巴比伦时代,拿波尼度曾经提及一位君王未得神明同意便自行动工,结果庙宇倒塌。纳兰辛在苏美之《亚喀得的咒诅》(Curse of Akkad)中,寻求一个容许他兴建庙宇的兆头。他虽未得兆头,却擅自动土。他这行动后来被指控为导致亚喀得王朝衰亡的理由。

811 神明作为君王的保荐者 古代近东的君王很多都自称有国神的保荐。赫人和美索不达米亚的典籍特别清楚。他们确认是神明使君王得位,赐他土地,立他王权,也靠这神祇护佑君王,赐他胜过仇敌,坚立他的王朝,从而决定君王的运气。

13 儿子建殿 现存的碑文有一个记载新巴比伦帝国的著名太后阿达德古皮(Adad-Guppi;主前六世纪),报称辛神在梦中告诉她说,她儿子会在哈尔兰为他兴建庙宇。此事和戴维的分别,在于这是重建日久失修的神殿而已。

14 神王之间的父子关系 埃及的王权尤其注重这一点,因为他们视法老的王权来自神界。具体一点来说,法老被视作太阳神锐的儿子。在乌加列文学中,库布尔(Khubur)王凯雷特被称为迦南主神伊勒的儿子。亚兰君王甚至以之为王号(便哈达的意思是哈达之子)。美索不达米亚自主前第三千年纪中叶以降,君王如古德、汉摩拉比、杜库提宁努他、亚述巴尼帕等人,皆以神明血统为君王的特权。

1415 管教仍有保证 在主前第二千年纪的一个赫人条约中,赫人君王哈图西利斯三世向藩属塔亨塔萨的乌珥米特舒普(Ulmi-Teshup),保证他儿子和孙儿都会继承他的土地。文献继续说乌珥米特舒普的后代即使犯错受罚(甚至被判死刑),乌珥米特舒普只要仍有男丁,便永不会丧失其土地。

15 立约的爱 赫人、亚喀得、乌加列、亚兰的例证,全部显示宗主向藩属所表达的正面态度,是慈爱、友善、恩惠;藩属则当以顺服和效忠回报。亚马拿书函(都是迦南藩王向埃及霸主所写的信)用「爱」字来形容友好忠诚的国际关系。藩属用这字来表示忠于彼此间盟约条款的诚意。这用法在圣经中的明显案例,可见于列王纪上五1。美索不达米亚文献劝人爱某位神祇的例子十分罕见,但总而言之,古代近东的神明不求崇拜者的爱,也不与他们建立盟约关系。

1829 有关戴维祈祷的观察 亚述巴尼帕一世(比戴维早一代的亚述王)在一个向女神伊施他尔作出的祈祷中,为她的保荐致谢。他所感谢的恩宠包括了从微贱之处提拔他,任命他为百姓的牧者,给他大名,容许他为百姓伸张正义。拿单向戴维指出,神对他所施的也是这些恩惠(811节)。

22 一神信仰 本节「除你以外再无神」一语,比往昔一切的话更进一步。初民虽然屡有颂扬神祇到几乎排他的地步,与古以色列的一神理想相比依然有天壤之别(见:出二十3;申六4的注释)。

118
戴维的国
1 京城的权柄 新国际本以之为地名,音译作默特阿玛(Metheg Ammah)。很多人都怀疑这不是地名,并且提出不少很有创意的解释。它若是地名的话,位置至今未明。

23 选择性、比例性的处死 本段所形容选择处死的方法,无论是在圣经还是在现有的古代近东记录,都没有对应的案例。

2 进贡 一个国家或政治实体若征服他国,或是延伸霸权于其事务之上,所导致的结果是臣服的国家需要缴纳贡物。贡品可以是贵金属(照重量计算,或作为饰物或器皿)、农产(收成中可观的一部分),或人力。这种经济外流当然不受欢迎,所以往往成为叛乱或战争的理由。有关这习例的经外史料十分广泛。例如亚述君王的年表,通常都列出了所收贡品的总目:撒缦以色三世(主前859824年)的黑色棱柱碑文,记载了耶户进贡给亚述的银、金、铅、硬木;提革拉毘列色三世(主前744727年)则从大马色、撒玛利亚、推罗等地的藩属,收到了象皮、象牙、细麻衣服之类的奢侈品。

3 哈大底谢 哈大底谢被形容为利合的儿子,可能表示他和重镇伯利合有关(见十6)。与戴维同时代的亚述王亚述拉比二世(Ashurrabi II)报称亚兰方面形势极为动荡,亚兰王试图向亚述扩张领土。他没有提及这个亚兰王的名字,但此人最有可能就是哈大底谢。这名字并不新奇,因为主前九世纪时对抗亚述的亚兰王,也是这个名字(亚述文献称之为阿达德伊德里〔Adad-Idri〕)。

3 琐巴 这个举足轻重的亚兰王国是在前利巴嫩山脉一带,贝卡谷北部(奥朗底河南部),往东延伸到荷姆斯(Homs)平原。主前八至七世纪的新亚述记录曾提及此地。

3 大河 本节所指的地区,最有可能是幼发拉底河(和合本:「伯拉大河」)邻近埃玛尔的弯曲之处。按照历代志上十八章,这场战事发生在奥朗底河畔的哈马。和合本「国权」一词希伯来原文作「手」,这字在其他地方又可以是指戴维在此竖立的石柱或纪念碑,上面刻有王室碑文(撒上十五12;撒下十八18)。第13节描述戴维造了一「名」(和合本:「得了大名」),这是希伯来文中纪念碑的别称。埃及法老杜得模斯三世(主前十五世纪)曾经夸耀他们在幼发拉底河所竖立的石柱。

4 战车 叙利亚这时代的战车设计,与主前九世纪亚述浮雕之中描绘的相同。这些战车以双马负轭拖拉,旁边另有一至二只套了挽具的马。载客的小平台安装在后轴之上,车轮木制有辐。乘车者一人负责驾驶,一人则配有弓箭枪矛。二人站于车上,护栏只高及大腿中部。

_
主前六世纪的铁车模型


4 砍断马的蹄筋 马不能像今日一样可以用鎗予以人道毁灭。以色列人用不着马,也无从照顾牠们。他们当然不愿敌方继续使用这些马匹。砍断蹄筋是在跗关节处切断后跗腱(相等于人类脚跟的跟腱)。

5 大马色的亚兰人 亚兰人于主前十一世纪入侵黎凡特(Levant,即地中海东部沿岸诸国及岛屿)。按照楔形文字之文学中其他的案例,亚兰一名可能原本是这个地区的名字(参旧巴比伦时代之西帕尔安南坦),后来才用来形容当地的居民。现有的证据显示在主前第二千年纪整段时期之内,亚兰人都是在幼发拉底河上游一带居往,首先是以村民和游牧民族的身分,后来成为政治联盟的国家。本段经文没有提及大马色王,显示大马色这时仍未成为本区强权。

5 大马色 大马色建于绿洲之上,绿洲水源来自巴拉达河(Barada River),前利巴嫩山脉山麓在其西面,叙利亚沙漠在其东面伸展。它首先出现于主前十五世纪杜得模斯三世的地名总目之中,亚马拿文献亦有提及它的名字,但不是重要角色。这城要等到主前九至八世纪与亚述发生冲突时,才崭露头角。此地不断有人居住,因此没有什么挖掘的机会,当然也不能为圣经时代提供启发性的数据。

7 金「盾牌」 这个希伯来字眼的意思久已湮没,现代学者相信这是借自亚兰文的术语,意指弓匣。礼仪用的弓匣亦在后期波斯浮雕中出现。

8 比他和比罗他 亚马拿文献中提到荷姆斯南面有一个名叫图比库(Tubiku)的城市,可能就是本节的提巴(NIV;和合本:「比他」,参:代上十八8)。埃及的行程表中亦有提及此地。比罗他是贝卡谷中,巴力伯克(Baalbek)南面的贝雷坦(Bereitan)。历代志上十八8的名单提到均(又名库努〔Kunu〕),这是巴力伯克的古名(大马色以北差不多五十哩)。

9 哈马王陀以 哈马王陀以控制琐巴以北的地区,琐巴王国的影响受以色列所抑制,显然令他十分高兴。哈马(Hamath)除了是奥朗底河畔一个城市(现称哈玛〔Hama〕,约在大马士革以北130哩)的名称以外,在新亚述记录中还是国名。陀以只有在圣经中出现,但这名字在胡利语中颇为常见,显出哈马这时仍未成为亚兰城邦之一。

1011 将贵重金属分别为圣献给主 分别为圣献给耶和华的意思,是捐献给殿库,使之成为受祭司经管,不入王库的产业。礼仪用的兵器、祭仪用的法器等特选器皿当会得到保存,大部分较小的器皿则会融为金块。

12 戴维的控制范围 戴维王国包括外约但,至少南达亚嫩河。以东领土主要集中在死海西南的地区。戴维以这地区的两条主要商道为攻打对象。

13 盐谷 别是巴和死海中间的米珥干河是一个可能的地点,但支持这一点的不过是这地的名称而已。

14 设立防营 在藩属和所攻取的地方设立防营,容许宗主国扩张补给路线,监视活动,维持控制。防营有粮食和兵器的储备,驻军足能平乱,以及应付一切违犯条约的行为。他们亦同样可以收取贡物,控制行商的活动。

1618 行政官员和组织 排名当先的是约押,反映军队统帅在政府中处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这是黎凡特的惯例。史官负责管理政府的档案和文件,可以视作传令官,甚至今日的新闻秘书。任何人晋见王都须先得他的批准,且兼任司礼官。书记掌理外交公文,在某些方面可与今日的国务卿(外交部长)相比。有人提出这是仿效埃及政府的模式,但仿效对象是迦南政府,也是有根据的说法。

17 大祭司二人 亚比亚他来自以利一系,以利是从这时代开始就担任大祭司(见:撒上一3的注释)。圣经后来指出撒督是亚伦长子伊莱贾撒的后代(代上六8)。权力转移在士师时代如何发生并无数据。撒督一脉素来在犹大保有大祭司的权益亦非没有可能,但这不过是臆测而已。祭司互相竞争在古代近东并不罕见,但通常牵涉不同神祇的祭司。

18 基利提人和比利提人 这些人不是正规军人,而是以家臣身分服务戴维的雇佣兵。基利提人按考证是来自克里特岛的移民。非利士人据信也是来自爱琴海这个区域,与他们有密切关系。比利提人只在这一类经文中出现,与基利提人有关。

18 众子作「领袖」 希伯来文作「祭司」,但问题并没有表面看来严重。利未人虽然蒙派专职负责圣所的一切事务(见:利十10;民十八17的注释),却没有经文禁止非利未人担任其他的祭司事工。(见:出二十八1注释)。然而随着时代的进展,与圣所无关的祭司职务渐遭淘汰(见:王下二十三8)。后西乃时代的经文显示在家庭中有执行祭司事务的迹象(士六2426,十三19;撒上二十29),并且在古代近东的文化背景中,长子通常有责任执行祭拜祖先的责任(见:民三1的注释)。扫罗曾经因为参与祭司职务受责,但理由可能不过是违犯规定他和塞缪尔各有所司的国法(撒上十25)而已(见:撒上十三813的注释)。戴维的祭司权利可能与在耶路撒冷的传统角色有关。诗篇一一○4等经文,反映了这种王族祭司传统的存在。戴维在安置约柜仪式的参与,可能亦与此有关(上文六14)。

113
戴维照顾米非波设
3 两腿皆瘸 有关米非波设和他瘸腿的讨论,可参看:塞缪尔记下四4的注释。

4 罗底巴 这是外约但雅穆克河北面的一个地区。这地的人起初与扫罗同盟,戴维后来使之变为属国。

  有铁器时代一期和二期的定居痕迹的多伯尔遗址(Tell Dober),可能是控制全区的城市。它位于戈兰的南端,雅穆克河以北之处。

7 戴维此举非比寻常之处 米非波设大有理由惧怕戴维。新王得势时铲除所有王位的竞争对手,在美索不达米亚文献中有极广泛的先例(参较:王上十五29,巴沙谋杀耶罗波安的全家)。这一类的整肃行动,后来更成为对政敌或背叛先王之人作出报复的机会。例如亚述巴尼帕登上亚述宝座后最初几个法令之一,是肢解、处死敌对他祖父的人,把他们的尸体用来喂狗。然而戴维却将扫罗王室仅存的男丁米非波设,视作扫罗产业的合法继承人。除此慨慷作为以外,戴维同时更下令与己同席。这是对米非波设表示尊重,但亦有人指出这是对他保持监视,使他不能谋反。

7 与王同席 政治犯甚少囚于监牢。对在位者来说,把他们软禁在王宫或京城,让他们享受「与王同席」之乐,同时密切监视其活动,是更有效的作法。巴比伦和亚述时代的配给记录证明了王「贵宾」所得的供应,包括了粮食、衣服、油。在波斯宫室居住的,包括了因政治因素被扣留的人和「盟友」,以保证赋税和兵源供应不绝。换言之,米非波设和多年以后的约雅斤(王下二十五2730)一样,得以享受王宫的厚赐,但却没有真正的自由。

119
与亚扪人的战事
2 戴维对待哈嫩的原意 戴维流亡之时不但有作非利士雇佣兵的时候,更求助于扫罗的敌人亚扪王拿辖。互不侵犯和彼此支持的协议,对戴维拿辖二人都有益处。现存的古代近东条约,大部分都是强国向藩属索要贡物和其他责任的宗主条约(见艾萨克哈顿的藩属条约)。有些条约,如主前十三世纪结束埃及和赫人之间战争者,则以「兄弟」形容双方君主(兰塞二世和哈图西利斯三世)间的平等地位。由于条约被视为「永远」之约,戴维派遣代表与哈嫩更新约定的内容,并没有反常之处。使臣所遭遇的敌对反应,显示亚扪人恐怕戴维要将平等协议转为宗主条约。

3 哈嫩给戴维臣子的待遇 戴维使者的胡须被剃去一半(这是象征性的去势,延伸将戴维亦包括在内),并且衣服的下半截在大腿部位被割断,使他们好像奴隶或俘虏一般赤身露体(见:赛二十4)。这些人是使节,理当受到尊重,并且更持有外交豁免权。这种看来像是「恶作剧」的行径,其实是直接挑战戴维的势力和权柄,导致两国之间的战火。其代表受「强奸」或象征式去势的作为,戴维断不能视若无睹,不予报复。按照亚述的王室年表(撒珥根二世、西拿基立和亚述巴尼帕),违犯起誓所立的协议,以及武力挑战亚述的权柄,都是宣战的正当理由。年表记载的事件虽然不及本段生动,仍然列出了政治上算为挑战的作为。

_
拉吉浮雕上的西拿基立


5 等胡须长起 胡须是男子性能力的象征(参较马里书函中,亚述王桑希阿达德讥笑儿子雅斯马阿杜〔Yasmah-Addu〕说:「你不是男人──没有胡须吗?」)哈嫩此举所传达的实质信息,是以色列会失去能力,陷于哀悼,衣服撕裂,须发剃除(见:赛十五2)。这些使节作为戴维的代表,所受的对待令他们极为难堪。戴维自己亦觉受辱,故此,他不让他们公开露面,直至「损害」看不出来为止。

6 联盟 小邦小国经常会结盟合作,一起对付共同的敌人。觉得有需要增强实力来对付戴维的亚扪人,此时向亚兰求助。二十分队的士兵,分别来自叙利亚以色列交界的伯利合(位于胡列谷的但城遗址一带;见:士十八28),以及贝卡谷北部的琐巴。杜得模斯三世时的埃及记录曾经提及前者。有关以色列与亚兰王哈大底谢的其他冲突,可参看:塞缪尔记下八3的注释。玛迦也是位于伯利合东南,黑门山以南,约但河东。最后一个军队(十二分队)则来自陀伯(基列地中加利利海东南面十二哩的陀伊贝)。联军名单所列的地名自北到南,涵盖了奥朗底河而至亚扪领土的区域。

712 战况 两个不同的兵团(亚扪人防守自己的城门〔大概是拉巴〕,亚兰人则在邻近地区集结),逼使约押将军队一分为二,并且与同为司令的亚比筛商讨应变计划,以防以色列军其中一队溃败(参较:代上十九913的记载)。他所采取的战略,显示敌军的阵形出乎他意料之外,也没有足够的兵力两面持续作战。他两面受敌,形势虽然危殆,战略却似乎有效,至少造成了旗鼓相当的局面。这可能是他没有乘胜追击,反而退回耶路撒冷的理由。

16 希兰 这个城市或地区的确实位置不明,但大概是在外约但北部,大马色和哈马之间(结四十七16的异文支持这一点)。哈大底谢从幼发拉底河对岸召来的军队,可以逼近到这个足以对戴维控制本区构成威胁的地方集结。差不多一千年以前,埃及的碎陶咒诅文献曾经提及这个地方,但对于确定其位置并无帮助。

17 战线 军队通常是取地势之利和按己方武器方面的优势而布阵。经文显示亚兰将军朔法有战车,又有步兵。步兵是由五十夫长率领,作密集队形摆列,前排是拿盾的枪手,紧贴他们后面的是弓箭手和投石兵。双方军队接战时,使用板斧和匕首肉搏。战车通常部署在两翼,使之有灵活运作的余地。

19 以色列的附庸国 战场上的兴衰导致政治联盟上的改变,在古代近东并不罕见。随着亚兰的兵败,很多本来向哈大底谢宣誓效忠的村镇,都转而支持戴维,向他进贡。艾萨克哈顿的藩属条约和大部分亚述君王的战事记录,都可以找到这作法的对应例证。但不要以为戴维能够完全而彻底地号令外约但的北部地区。战场上一日得来的强制支持,只需稍露弱点,便会烟消云散。

十一127
戴维与拔示巴
十一1 列王出战的时候 古代近东虽然极少宣战,战事必然在冬雨结束之时发生,却是不难预料的事。春天有好几个月的时间可用,因为到了收割季节,所有四肢健全的男丁都要到下田工作。亚述和巴比伦的年表很多都提到战役在一月(尼散努〔Nisannu〕月)或二月(艾亚鲁〔Aiaru〕月)开始(公历三至五月)。

十一1 王不出战 君王由于国事或健康缘故,不能每次战役都率军出征。例如在列王纪下十八1735中,亚述的西拿基立派遣一个名叫拉伯沙基的臣子围攻耶路撒冷。戴维决定不偕军出征,可能反映他对约押将才的信任,也可能表示有紧急的外交事务待理,又或有内政问题需要他的关注。

十一1 拉巴 拉巴是古亚扪人的首都,其地点与现代约旦的安曼市相同,位于耶路撒冷东面四十哩,雅博河发源的泽尔卡(Zerqa)河北岸。由于此地不断有人居住,考古挖掘十分有限。只有古老的卫城得到仔细研究,但只有少量戴维年间古城的遗迹(可能有一墙为他所建筑)。

_
安曼卫城的防御工事


十一2 王宫的平顶 由于耶路撒冷黄昏时有清凉的微风,很多人都在此时外出进行社交活动,或安坐家中屋顶享受新鲜空气。宫殿的建筑设计最有可能与较普通的居屋相似,屋顶上有宽敞的大厅或睡房(撒上九25)。

十一2 沐浴 拔示巴沐浴大概是行经后的净化礼(见:撒下十一4)。这是按照利未记十五1924的净洁律法。她在屋顶沐浴的用意,不知是利用凉风吹干身体,还是趁机吸引王的注意。

十一3 拔示巴的家世 拔示巴的父亲以连是戴维「三十勇士」干部的成员之一(撒下二十三34),因此是有势力家族的首长。这位以连的父亲亚希多弗,是戴维最尊重的顾问之一(撒下十五12,十六23)。这一点加上她丈夫赫人乌利亚也是「三十勇士」之一(撒下二十三39),显示戴维很清楚知道自己所见的是谁的家,亦与拔示巴相识(本节另一个译法是戴维说:「她莫非是拔示巴?」)。

十一4 月经纔得洁净 上文提到拔示巴沐浴,是指她行经七日不洁之后的洁净礼仪(见:利十五1924)。这一点证实她和戴维发生性行为之时,是最有可能受孕的时候(月经开始之后十至十四天),又证明乌利亚不可能是她孩子的父亲。

十一67 军中有赫人 作为迦南地七大民族之一(申七1),士师和王国时代的赫人大可被雇为佣兵,充任劳工,或与以色列人通婚。他们的祖先可能是安那托利亚帝国,或较近期之叙利亚北部新赫人邦国的移民。

十一911 乌利亚的言行 约柜随军(11节)表示他们正在进行某种「圣战」,军队需要遵守额外的规条(见:书五48,开始征服战争之前的集体割礼,和申二十三911;撒上二十一5,营中士兵须守的净化礼仪)。乌利亚若是利用戴维给他的机会与拔示巴行房,就可以有借口说是他使她怀孕。然而乌利亚坚持在军营留宿,以求保持自己在礼仪上的洁净,却逼使戴维采取更激烈的手段。

十一1415 死亡之信 由于乌利亚来见戴维是要给他战况的第一手消息,戴维差他把急件和军令的公文带给约押并没有反常之处。但要受害人亲手传递自己的死刑执行令,却是很多文化民间传说共有的故事的情节(见《埃利奥特》:柏勒罗丰〔Bellerophon〕被人诬告,将自己的死刑执行令带给里底亚王)。但它只此一次在圣经中出现。

十一1516 乌利亚的部署 作为戴维「勇士」之一,乌利亚经常会身先士卒,并且战斗计划中可能有战略性的据点要他坚守(见:撒下二十三839对这些勇士的形容)。但这一次他是被人故意放在与亚扪人精锐部队对敌,并且寡不敌众的处境中。乌利亚被描绘为无可指摘的军人,显示他虽则无疑会对战术存疑,仍能凛然遵令。

十一1624 战术 双方似乎都是采取佯攻和陷阱的战术。围城之时并没有追击的必要。乌利亚的任务可能是尝试率兵攻破城墙。以色列军的伤亡主要发生在守军出城迎战乌利亚的攻城部队,诱使他们逼近城墙,进入城头矢石射程之时。约押预期戴维会引述亚比米勒被杀之著名事迹(士九5053),显出以色列人若仅是中计进入被人夹击的致命陷阱,就只是冒险失败或犯上战术上的错误而已。但此事亦能为乌利亚之死提供了可以讲得通的解释,并且大概也没有导致以色列兵太多的伤亡。

十一2627 服丧期 标准的服丧时期是七日(创五十10),只有伟人才配有更长的日期(摩西、亚伦皆为三十日;申三十四8;民二十29)。新寡妇人可以得到与其他玷污之净化日期相同的时限,然后才需考虑改嫁(见:利十二2,十五19)。

十二113
拿单的责备
十二24 比喻的用意 拿单母羊羔的比喻为控诉戴维与拔示巴的淫乱罪,从司法角度处理这事。作为百姓权益的头号维护者(见:撒下十五4;王上三428),君王必须作出判决,彰显其智慧。戴维虽然审判了「富户」的行为,其智慧却不足以看出他所审判的其实是自己。

十二212 控诉的性质 拿单要求戴维作出判决的案件,骤看似乎与戴维的罪行无关,因为它没有牵涉奸淫和谋杀。这案件所暴露的,是奸淫谋杀都不过是另一个更严重之罪行的结果而已。这罪行就是滥用权力。戴维受到神圣法庭(神透过先知说话)的正式起诉。罪名不独是强夺他人的妻子,而是自以为可以予取予求,不满神的赐与。此事证明君王不在法律之上,即使政府当局不加干预,仍会受到神的审判。

十二56 该死/偿还四倍 戴维义愤填膺,希望能够将这个没有怜悯心的犯人判处死刑。但律法在这方面很清楚,偿还四倍符合出埃及记二十二1关于偷羊的法例(汉摩拉比法典规定罚款是被窃牲口的十倍价钱)。

十二8 主人的家、主人的妻 由于王族的婚姻是君王权力的反映,在国家名义上代表政治和经济的联盟,因此在王位交替时,新王有必要接管旧王的禁宫,使条约责任不致断绝。戴维在伊施波设死后(撒下四57)继位之时,理当把扫罗一家置于保护之下,其禁宫亦不例外。故此,塞缪尔记上二十五43顺带提到与戴维结婚的亚希暖,可能就是扫罗的妻子(撒上十四50)。

十二11 咒诅 戴维权力被篡,妻子被夺(见:撒下十六2122,押沙龙取戴维之妻),刑罚正与罪行相符。这话甚至暗示他有失位的可能。他家中将有暴力和淫乱,作为他暴力和淫乱的报应。

十二1525
戴维和拔示巴的孩子之死
十二16 戴维的请求 旧约中宗教性的禁食通常与向神恳求有关。其原则是所求之事重要到一个地步,恳求者集中精神于属灵景况上,肉身需要则退居幕后。如此,禁食是为使人净化,在神面前谦卑而设的(诗六十九10)。巴比伦祷文也有类似的祈求用语和倚赖神明能力的态度,以求驱邪复康。

十二2023 戴维的言行 戴维的臣仆不晓得神已经向孩子宣告审判,因而误解戴维的行动。禁食可以是为哀悼(这是戴维臣仆的假设)。但戴维此举是希望能够使神回心转意,禁食的目的是辅助其祈求。戴维看见祈求被驳回,便立刻终止禁食。

十二23 我必往他那里去,他却不能回我这里来 戴维不过在此承认拯救儿子的尝试宣告失败。他不认为继续祈求能使儿子死而复生,反了解他们要到死后才能团聚。这话可说是对人类命运深刻的形容,与创世记三十七35中雅各布悲哀的回答相仿。吉加墨斯哀悼同伴恩基杜之死时,曾说他「已经前往人类的命运」。而在同一篇史诗中,西度里(Siduri)又提醒这位故事的主人翁说:「神明创造人类之时,已经为他命定死亡」。有关来生问题的进一步资料,可参看:乔布记三1319的注释。

十二2631
攻取拉巴
十二26 王室卫楼 本节提到一个卫楼(和合本:「京城」),下一节提到水源(和合本:「水城」)。学者一般假设拉巴古城的水源来自城旁一道充沛的水泉,但不知道防守卫城和水源的究竟是否同一城墙。攻取有墙城市的办法之一是切断其水源。卫楼所以失守,可能是因为以色列军控制了水源。希腊时代安提阿古三世攻取这城之时,用的也是这个战术。

十二27 水源 由于雨量经常不足,又只在冬季下雨,城镇大部分时间必须倚赖井、泉、水库供水。美索不达米亚的君王经常在年表中夸耀他们建筑运河、引水道、运水轮的功绩(又见:王下二十20)。水源一旦被人攻取,围城便会迅速结束。至于拉巴的水源如何防守,现时则一无所知。

十二28 君王完成最后阶段 古代君王和法老的年表甚少提及手下将领的名字,并且一贯将神明所赐的胜利归功于国王。王不一定率军出征。亚述文献记录留京的君王,将率兵之任交托给高级将领或太子。朝中要务不容君王稍离之时尤然。因此,戴维不在战场出现,可能会导致他的百姓(或诽谤者)怀疑他是否无能、受威胁,或因他故无法履行君王职务。君王即使亲自率兵,亦大多不会亲自冲锋陷阵,只是运筹帷幄于大本营中。但按照惯常的作法,君王依然尽可能率军进入所征服的城市。

  戴维曾经目睹自己的胜仗,如何得到普罗大众的欢迎,导致分裂的现象。他最后得登宝座,亦得有赖这些事件。因此约押的谁将称为拉巴征服者的话,必然能够刺激戴维,迅速把他召到战场来。

十二30 金冠冕 本节所用的字眼通常是指礼仪用的头饰。古代君王和神祇普遍使用锥形的帽子和缠头巾。这个冠冕的重量证明它是完全用黄金制成,不是由亚扪王所戴,大概是置于玛勒堪(根据一个极有吸引力的异文)神像的头上。很多迦南神像都配有锥形的头饰,亚扪人的神如此装饰也没有反常之处。按照文法,本节也可以是说戴维所戴的,是冠上掠来的宝石,而不是重达七十五磅的冠冕。因为即使是简短的仪式,这样重的冠冕也难以戴于头上。

十二31 战俘徭役 战俘是美索不达米亚和叙利亚巴勒斯坦苦力的主要来源之一。王室年表和碑文(例如摩押的米沙石碑)中提到的庞大俘获人数,可能流于夸大。比较可靠的是列明粮食、衣物配给和奴隶死亡的官方档案。这些人很可能立刻用于重建战火造成的毁坏,最后定居落籍,成为农夫或军人。

_
拉吉浮雕上的战浮

十三122
暗嫩和他玛
十三89 作饼 这不是简单的作饼,因为所用的是特殊的锅(在后期犹太文献中提及),将抟好的面团煮成某种的饺子。暗嫩装病,并且讹称需要他所信任的人调制滋养的食物,显示食物必须易于消化,并且防范被人下毒。

十三1213 他玛的恳求 他玛的恳求可归纳为四点。第一点是这样做不合以色列的习俗。强抢女子为妻很明显不是闻所未闻之事(见:创三十四2,示剑强奸底拿;士二十一1923,抢夺出来跳舞之示罗女子),但显然被视为不可接受之「非以色列」行径。他使用极强烈的字眼来形容强奸,意思是要给他一个当头棒喝。她恳求的第二、第三点分别提到自己和暗嫩的个人荣誉。她了解没有见证便无法提出控诉,惟有寄望于他作为以色列王子,能够作出明智的判断。她说这样做会使他成为愚妄人。这是形容没有原则、没有个人荣誉,下场不好之人的字眼。他玛最后的尝试(13节),是暗示自己愿意下嫁为他家的一份子。

十三1819 他玛的彩衣 他玛所穿的昂贵绣花衣服(这字在圣经之中,只在创三十七3约瑟的记载中出现),证明她是戴维家的处女。这件衣服代表她纯洁和待字闺中的身分,因此仍受王室的保护看顾。他玛撕裂彩衣一方面是示哀,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失去荣誉。她再无权利穿这彩衣,她的将来也发生了严重的改变。

十三19 头蒙灰尘 把灰尘撒在头上和撕裂衣服,身披麻布一样,都是志哀的方式(帖四3;耶六26)。本节以手抱头的姿势,可能出现在主前十三世纪比布罗斯王阿希兰的腓尼基石棺之上,只是棺上的哀哭女像是用双手抱头,本节则是单手。埃及《两兄弟的故事》亦以此为哀悼的姿势。

十三20 他玛的命运 由于她已不复为处女,她在家中的价值已大为消减,甚至可能无人下聘。她不住在戴维家,反受押沙龙家照顾,就反映了这一点。她终生不会满足。亚马拿文献将无夫之妇形容为不耕之田。

十三2339
押沙龙杀死暗嫩逃亡
十三23 巴力夏琐 学者一般将这地考证为伯特利东北五哩的阿苏尔山,位于中央山地的崎岖地带。

十三23 剪羊毛 羊毛是古代近东极重要的工业。举例来说,苏美城市尼普尔政府档案中很大部分的泥版,都和羊毛工业与贸易有关。剪羊毛在初夏进行,通常是在织染业的地区附近(例如在亭纳发现了大量织布机用的碇石)。由于剪羊毛和收割一样需要大量人手,在节期时举行也能减轻负担(见:撒上二十五78)。

十三24 地理概况 戴维众子从巴力夏琐逃走的路线不能有把握地重构。他们虽无疑是绕道而行,但本节的经文难以肯定,不能提供细节。新国际本照七十士译本所加的何罗念(和合本无,这是现代中文译本的译名),可能是指上伯和仑和下伯和仑,其西北有一主要山隘。两地分别考证为耶路撒冷西北约十哩外的贝特乌尔福卡和贝特乌尔塔塔。两城都不能从耶路撒冷看见,但这个往西的要道派有哨兵据守是理所当然的事。经文只是指出这群旅客前来所走的道路而已。

十三3738 押沙龙逃亡 谋杀暗嫩之后,押沙龙逃回他外祖父位于巴珊戈兰高地南部的王国基述那里。亚马拿文献和埃及的碎陶咒诅文献,都曾经提及这个独立王国和它在加利利海东岸的城市。戴维和达买女儿的婚姻,不过是几个和亲政策制造的外交联盟其中之一而已(撒下三3)。

十四120
提哥亚的聪明妇人
十四2 聪明的妇人 无论是故事的发展还是政治的形势,都需要一个说话得体的人(又见:撒下二十1619,亚比拉的聪明妇人)。但若要和这些女子一样说话有人听从,却需有相当的身分。受过教育或具有特殊地位的女子(祭司、文士、先知)有时在古代近东史料中出现,但「聪明妇人」的类别则至今未能确认出来。

十四2 提哥亚 提古亚废墟(Khirbet Tequ'a)位于犹大山地与旷野交界之处,约在耶路撒冷以南十哩。由于这村庄又小又偏僻,这妇人才得以提出这个耶路撒冷大概无人闻知的案件。

十四2 妇人的计策 这妇人乔装和法律虚拟计策所根据的,是个有名的文学主题。例如在埃及神话中(主前十二世纪的文献),贺如司和色特二神互相争夺阿西利斯神所留下的王位。贺如司的母亲伊西斯假扮为牧人遗孀,以假案上诉于色特,说外人企图夺取她儿子的产业,并要把他驱逐。色特为她义愤填膺,其判语却证明了他自己的不是。

十四411 以王为最高法院 古代近东君王的主要责任之一,是为百姓秉公行义(汉摩拉比法典的引言;撒下八15;王上十9)。君王将权柄分派给长老和审判官,让他们处理大部分诉讼(撒下十五4),以应付繁重的案件。但依然有好几处的文献(马里书函和吾珥南模法典)──很多都和孤儿寡妇的苦境有关──视君王为最后上诉之门。

十四7 死刑由宗族负责 按照出埃及记二十一12,谋杀是死罪(吾珥南模法典很明显也是如此)。执行死刑通常是宗族的权利和职务范围(如中亚述律法)。然而「报血仇的人」(撒下十四11)也有可能不是宗族的成员,只是受雇执行死刑而已。没有见证人令这案件更加复杂(民三十五30)。绝后是更严重的问题;寡妇会变得无人照顾,家庭田产则复归宗族,由最近的男性亲属所得。

十四7 对宗族的好处 某人的最后一名后嗣若是死亡或被处决,其产业仍得保留在宗族之内,由最近的男性亲属赎回(见:耶三十二616)。宗族中的显要人物富上加富,田地继续有人耕作,对全族都有经济上的利益(参看亚哈得拿伯葡萄园之事;王上二十一;王下九2526)。

十四11 报血仇的人 民数记三十五1628;申命记十九612,解释报血仇的人在法律上的角色。至于这人是宗族聘请来执行死刑的人,还是宗族的一份子,学者未有定论。血仇即使局限在宗族之内,依然极具破坏性。设立逃城的理由,就是让人有恢复冷静,重核案情的机会(见:民三十五注释)。

十四1317 与押沙龙案情类似之处 这位聪明的妇人灵巧地将她的假想案件,与押沙龙的处境比对。在这模拟之中,她自居国家(或百姓),戴维成了报血仇的人,他对押沙龙的攻击对国运和盟约的继承都构成了危害。她又隐然指出可能有阴谋家因押沙龙的逃亡和死亡得益,至终攫取戴维的权柄和势力。妇人以智慧文学的惯用方式作出恳求,希望戴维能作「公正君王」,为她案件提出公义的解决办法。

十四20 王无所不知 埃及人也认为他们的君王具有一切的知识,能够洞悉任何人的思想。他们相信这是君王统治正直,审判合乎公义的根据。

十四1920 约押为押沙龙撑腰 戴维在位期间,约押一直是他军队的元帅兼政治总顾问。有时当戴维不能作出决定(如押沙龙一事),或有危害王国威信可能的时候(见:撒下十九18),他能够独自作出决策。这种独立行动的能力一方面有利于戴维,另一方面亦使他对约押的权势存有戒心。此时,约押可能感到押沙龙渐得民望,认为在朝中加以监视,比任由他在外削弱戴维的威信为佳。作为忠心的属下,约押亦觉得有必要保证国位到时候能顺利交接,是以相信押沙龙的问题若不解决,是不智之举。

十四2133
押沙龙复得恩宠
十四24 押沙龙未复原位 因政治理由被放逐并不罕见。例如埃及中王国时代的大臣辛奴亥被逼流亡二十余年,西拿基立王的顾问阿希卡尔被流放时,则在埃及居住过一段时期。但他们返国时,却可以预期得到尊崇款待,并能官复原职。但戴维虽然应允约押所求,准许押沙龙回到朝廷,却不容他复位(作为太子?)。可见押沙龙死罪虽免,戴维却无意赐他特赦,只是把他加以监视而已。

十四26 押沙龙的头发 押沙龙的长发是他刚健英俊的缩影,其浓密度和重量(24磅)都十分出众。主前九世纪一个腓尼基的碑文,记载某人向女神亚施他特还愿时,将剃下来的头发奉献。按照初民的想法,头发(以及血)是人生命精华的主要表征之一。故此感应法术经常以它为原料。例如被称为先知的人向马里君王传达信息时,习惯附上一束头发。使他们可以用占卜来断定这先知的信息是否可信。押沙龙的头发在经文中并没有这一类的用途。在此提及不过是作为他死法奇特的伏笔(撒下十八915)。一个观兆文献中,有男子若头发美丽,便命不久长的说法,也可能支持这个概念。

十四26 王的平之舍客勒 犹大的衡制标准最有可能是根据首先在乌加列、巴比伦,或埃及制定的舍客勒(一舍客勒约等于3.5盎司)。但这些标准也不是完全不变的。重达4.5盎司的舍客勒亦有例证。

十四33 押沙龙完全复位 押沙龙苦等多时终能觐见君王,加上戴维的亲吻,表示他重得父亲的爱眷(有关亲嘴作为亲切的问安方式和亲属的表示,见:创三十三4;出十八7)。这些动作公开展示,是证明二人已经完全和解。但戴维并没有作出押沙龙将继位为王的承诺。

十五1~十九43
押沙龙之乱
十五1 车和马 车马和五十名扈从可能是官方语言,代表君王或其继位者的地位。车以双马负轭拖拉,旁边另有一至二只套了挽具的马。载客的小平台安装在后轴之上,两个车轮木制有辐。乘车者一人负责驾驶,一人则配有弓箭枪矛。二人站于车上,护栏只高及大腿中部。本节字眼所指的,是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皆有使用之礼仪用车。这是当代最豪奢的交通工具,通常包了金子,又镶满了天青石等各种宝石。

十五1 五十人奔走 这些在车前奔走的人,负责宣告君王和王子的来临,以及作他的护卫。赫人文献描述神明跑在君王车前,领他战胜。跑在君王车前之人担任徒步传令兵之职。五十人是正规军的单位。押沙龙的扈从有如此数目,也显示他有尉级的军阶。他无论身往何处,这五十个引人注目的士兵,都显然是他自居为太子的凭据。

十五26 押沙龙博取民心 有意取代父王之位的王子,都必然会公开批评政府中的贪污和渎职行为,试图损害王者的威信。例如乌加列王凯雷特的儿子,就谴责说他不听寡妇、穷人、受欺压者的案件。押沙龙所采取的也是同样的计策。趁着戴维领导能力不及(未能任命审判官),和北方支派日益动荡,乘虚而入。除了向他们描述自己会怎样秉公行义以外,押沙龙又以平民百姓自居,不容求助者向他叩拜,反以亲嘴相待,视之为平辈或朋友。

十五710 希伯仑 押沙龙在希伯仑(耶路撒冷东南19哩)登基在政治上十分高明。此地除了是列祖坟墓麦比拉洞的所在地以外,尚是戴维作犹大王之时的京城。押沙龙在此显示他与盟约和戴维原本之权力中心的关系。此地与耶路撒冷有相当的距离,使他能够避免干预,以及集结部队进军首都。

十五89 还愿 古代近东大部分文化,都有关乎许愿的资料。这些文化包括了赫人、乌加列、美索不达米亚,和埃及(后者资料最少)。愿是主动与神明建立的协议,通常是有条件的,并同时向神明作出祈求。许愿是崇拜者召请神明同作协议的宗教行动,故此不得违背,免得惹起神明不悦。这可能是戴维应允押沙龙请求的理由,虽然这时离他许愿,已经相隔六年之久。

十五10 角声 号筒和羊角可以在战时用作传信号的工具,也可以在庆典之中,预备作出重要公布,或君王登基之时吹奏。羊角能够吹奏好几个不同的音调,但却不能奏出旋律。因此,它的主要用途是传信号。这乐器独特的外形,是把羊角在热水中浸软,把它扭曲压扁造成的。有证据证实在晚铜器时代(这个时代),埃及在军事和宗教上,都使用号筒发信号。他们据信是吹奏长短号声作为预定的密码。

十五10 在希伯仑作王 戴维在迁都耶路撒冷之前,曾经在希伯仑作王七年。押沙龙依照这个王朝传统,在希伯仑自立为王。叛乱因此可以有更大的正当性,可以有充分的证据,证明他得到犹大和北方支派双方的支持。希伯仑位于犹大山地的中央,是当地最重要的城镇之一。它大约在耶路撒冷南面二十哩。进一步资料,可参看二章1节的注释。

十五12 献祭 这些祭和塞缪尔记上十8一样,很可能也是最通用的祭之二:燔祭和平安祭。前者经常与祈求有关,后者则在节日喜庆时,提供在主面前进行团体性筵席的机会。献祭的宗旨应当是王权的创立,甚或针对戴维的军事行动。一方面祈求神的祝福,另一方面则是预备押沙龙与出席者设立联盟的筵席。

十五12 亚希多弗 戴维的首席顾问之一亚希多弗,在此初次出现。十一章3节的注译提到过他可能是拔示巴的祖父。在王权若非承袭就是在战场赢取的王国中,顾问对于提供老练、明智、得体的策略和见解,有莫大的帮助。这些人经常被冠以大臣、首相、王室管家等职衔,负起王国行政的很多重责。这时代的以色列君王还未设立这些职位,亚希多弗亦从无出现于他大臣的名单中,然而他身为王的参谋,必曾参与这些事务。

十五12 基罗 虽然有些学者将亚希多弗的家乡,考证为希伯仑西北五哩的贾拉废墟(Khirbet Jala),它可能是在西南面一点,接近底璧的位置。这城是犹大支派的属地(书十五51)。

十五16 妃嫔守殿 君王的婚姻往往是他权力的反映,也是政治或经济联盟的代表。由于这些婚姻是以国家名义建立,王位易手之时,新王有责任接管旧王禁宫。如此条约的履行才不会有中断的现象。戴维所留下的妃嫔可能来自耶布斯人(见五13)或希伯仑支持押沙龙的家族。

十五18 基利提人、比利提人、迦特人 这些人不是正规军人,而是以家臣身分服务戴维的雇佣兵。基利提人按考证是来自克里特岛的移民。非利士人据信也是来自爱琴海这个区域,与他们有密切关系。比利提人只在这一类经文中出现,与基利提人有关。跟随王来的迦特人可能是戴维作迦特王亚吉属下时的军旅(撒上二十七112),但也有可能不过是他登基后所组成的侍卫队。这些军人似乎全部都是非利士人或克里特人。至于戴维撤出耶路撒冷时,所能召集的军队只有这些特种雇佣部队(见:撒下八18),还是他们不过是军团的一部分,经文并没有交代清楚。

十五1922 雇佣兵的效忠对象 聘请雇佣兵来增强本地军队的实力,是古代近东的惯例(例如埃及在新王国时代开始,便开始雇用努比亚人)。但戴维说得好,雇佣兵是否效忠是基于能否定期得到粮饷,并且在有机会时,只会帮助胜利的一方。迦特人以太向戴维表示效忠极不寻常,他的话反映长年累月的关系,和不受钱财支配的忠义。

十五23 地理概况 戴维朝东出离耶路撒冷,横越汲沦溪谷前往隔着山谷与耶路撒冷遥遥相对的橄榄山。他接而沿着耶路撒冷通往耶利哥的大道,朝东北方向巴户琳前进,穿越经文称为旷野的地区,直达约但河谷。他最后会在耶利哥的渡口横渡约但河,北上玛哈念。

十五2425 约柜的角色 携同约柜是合理的一步,约柜代表耶和华的临在,因此被视为具有极大法力之物(有关约柜在战争中意义的讨论,见:撒上四37的注释)。然而戴维却能看出自己若是被神离弃,约柜不但对他毫无帮助,可能更会构成危险。此外,将约柜留在耶路撒冷对他可能还有利益,因为它能掩护撒督、亚比亚他,和众祭司的间谍活动(撒下十五3536,十七1516)。

十五2526 试验神的恩宠 以色列人相信从人生际遇的顺逆,就能看出他是否蒙神恩宠。因此戴维王被逐出耶路撒冷,几乎可以被形容为神明的裁判。他的话显示他宁可将事情交托给神。戴维没有忘记十二章1012节中拿单的判语,也不能肯定这些事件是否对他罪行的审判。戴维所靠的是撒督先见之能,从耶和华处得悉他至终的命运(参较扫罗所用的,则是隐多珥的交鬼妇人;撒上二十八38)。马里一个先知文献警告将有叛乱,并且说明君侧必须多有可靠的臣仆。戴维希望听到的,可能是这一类的信息。

十五28 旷野的渡口 「旷野渡口」所指的,是耶利哥附近可涉水渡河的地点,距离耶路撒冷约有一天的行程。与其踏出完全离开王国之象征性的一步,戴维计划在约但河西岸,距离流入死海之河口约四哩处扎营。他可以在此休息,等待耶路撒冷形势如何发展的消息(见:撒下十七16)。

十五30 橄榄山 古代地名所指的是如今已不复存在的地标或小径,是时常都有可能发生的事。本节的地名可能是指橄榄山(见:亚十四4),但也有可能是指橄榄山三个山脊中一个山腰上通往东北的一条路径。距离耶路撒冷城墙不到一哩。

十五32 山顶敬拜神的地方 这个崇拜地点圣经从前没有提及过,大概是指某个传统的露天祭坛或荒废的神庙。有人认为此地就是挪伯(撒上二十一1,二十二19),但这看法不能肯定,再者,学者一般相信挪伯应该在北面更远的地方。

十六12 食物供应 任何军队出战,都需要粮草和补给。亚述的地方总督必须在军队行经该区时,打开粮仓提供服务。本地人通常都有提供军粮的责任。本段的食物同时也是献给君主的贡品,承认戴维统治之权。洗巴的礼物虽然不算失礼,却及不上塞缪尔记二十五章中,亚比该的礼物那么慷慨。

十六34 米非波设缺席 戴维的切身问题虽然是自己家中的变乱,这事件提醒我们失位的扫罗家族依然在背后蠢蠢欲动,意图乘虚复兴。洗巴将米非波设形容为不满现状之人,似乎成功地博取了戴维的欢心。洗巴的指控听来十分可信,以致戴维把米非波设的地业充公。苏美法典规定养子若对收养家庭拒绝承担法律上的责任,土地可被没收。将上一任君王的土地充公,是戴维素有的权利。他此时行使这权利,但没有将地据为王室所有,只把它授与忠臣。

十六5 巴户琳 巴户琳是便雅悯支派的村镇,位于橄榄山北面(大概是拉斯特明〔Ras et-Tmim〕或伊布克丹废墟〔Khirbet Ibqe'dan〕)。扫罗是便雅悯人,他本族中依然有忠于前朝的团体并不出人意表。此地可算是耶路撒冷的门前,而耶路撒冷本身也是便雅悯支派的属地。

十六11 这是耶和华吩咐他的 戴维不是自称知晓耶和华与示每谈话的内容,也不是说示每领受了某种先知的信息。耶和华是透过发生的事件,「吩咐」示每咒骂戴维。眼见戴维被亲生儿子逐离王位,不难作出戴维在神手下受审判的结论。如此惟一需要臆测的,是什么罪行导致这种惩罚。戴维不过是承认示每以为他被神咒诅是完全正当的想法,因此没有责怪他有分一杯羹的想法。戴维必须等到将来证明清白之后,才能将示每的行动视为叛国,而非了解眼前状况是神施行报应的声音。

十六21 押沙龙与戴维的妃嫔 好几个例证都显示禁宫是在位君王独有的财产。任何染指禁宫女子的尝试,都被视作叛逆或僭权(见:撒下三611,伊施波设对押尼珥的反应;王上二2021,亚多尼雅求赐亚比煞)。按照西拿基立的年表,禁宫被另一位君主所得,是屈服和退位的表示。进一步资料,可参看三章7节的注释。

十七1 一万二千人 这数目可能代表十二支派征来的兵丁,而非实数(原文作「十二千」)。部分学者提出译作「千」的字眼,不过是个军兵的单位。进一步资料,可参看:乔舒亚记八3的注释。

十七13 亚希多弗的计策 亚希多弗相信戴维一旦消除,任何抗拒押沙龙的势力都会瓦解。向戴维缺乏组织、筋疲力竭的「军队」进行突击,很可能得以在他们所挑选的地方杀死戴维,击溃他原已丧失斗志的部队。这不是对阵会战,而是有既定目标的外科手术式的打击。

十七513 户筛的计策 户筛扮演戴维任命的反间角色(撒下十五3236),驳斥亚希多弗立时攻击戴维的计划。他所提出的是在军事上稳扎稳打的策略:首先在首都和全国巩固势力,然后才集结大军攻打失位的王。他又提出押沙龙如果一即位便遭败绩,他的统治能力便会受到质疑,使戴维有复辟的机会。户筛描绘新王率领海洋般辽阔的军兵,以排山倒海之势对付微弱的敌军,巧妙地将押沙龙的自傲玩弄于股掌之上。以致他们无视于亚希多弗计谋的长处,误将拖延和从长计议视为智慧之策(见:撒下二十413中,亚玛撒未能及时对示巴之乱作出响应,所导致的恶果)。

十七13 用绳子拉城 梯子是攻城器械之一,套索的爪钩可能亦有这用途。攻城者以此攀登城墙,或拉出砌墙的石块,以便撞城锤撞击。亚述王宫的攻城壁画描绘用尖嘴锄拆墙,但攻城者或许亦会使用钩子和绳索。

十七17 隐罗结 隐罗结位于汲沦溪谷和欣嫩子谷会合之处,是基训泉南面半哩的另一个水泉。其水大概与基训泉来自同一源头(与艾尤布井〔Bir Ayyub〕,即「乔布井」相连,供应耶路撒冷城外之人的需要。这种人来人往之处是最宜打听闲言闲语的地方,乔纳单和亚希玛斯在此等待城中的消息,也不会引人注目。

十七18 巴户琳 巴户琳是便雅悯支派的村镇,位于橄榄山北面(大概是拉斯特明或伊布克丹废墟)。戴维的探子竟然得到巴户琳居民的帮助,被他们藏在井中,有点讽刺的意味。因为咒骂戴维的基拉之子示每,正是以此为家(撒下十六5)。

十七23 亚希多弗的行动 旧约圣经并没有谴责自杀行为。经文中的六个例证(亚比米勒、参孙、扫罗、为扫罗拿兵器的人、亚希多弗、心利),甚至暗示一定程度的尊严和勇气,与罗马哲学家辛尼加(Seneca)对自杀的形容(《第七十书信》〔70th Epistle〕)相仿。他说:「有智慧的人该活多久就活多久,不是可活多久就活多久。」如此,亚希多弗此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他先在家中办理后事──大概包括写好遗嘱,保证遗产有条理地转给后人──最后才上吊自杀。他亦可以逃离刽子手的刀下,因为他对押沙龙的支持必会被视作反叛耶和华的受膏者。

十七24 地理概况 我们可以假定戴维离开耶利哥的渡口,前往三十五哩外的玛哈念之后,押沙龙才渡过约但河。玛哈念按考证是雅博河北岸的达哈布加尔比遗址。这城是伊施波设的首都(撒下二9),又在法老示桑克的记录中出现,可见它是重要的行政中心。这遗址未有挖掘活动,但表层勘测证实在这时期有人在此定居。

十七2829 粮食 戴维再次为自己和属下收取粮食(见:撒上二十五18,亚比该的补给品;撒下十六2,洗巴提供的粮食)。在每个例证中,所奉上的食物都可视为贡品或藩属当尽之责任。亚扪人先后被扫罗(撒上十一)和戴维(撒下十)所征服,因此,者被逐出耶路撒冷的戴维王,仍能得到盟友的款待和尊重。

十八12 军队编制 将军兵分为三队,每队各以一千人或一百人的单位组成,是以色列典型的军队编制(见:民三十一48;士九43;撒上十一11)。马里文献等美索不达米亚史料,提到各种军阶地位的军官,指挥不同的军事队伍。除了一般编制的军队以外,这些文献亦有论及专事伏击侦察的轻武装特种部队,和专门负责保护司令或君王的卫兵。

十八6 以法莲树林 最可能是这战场的地点,是外约但的玛哈念一带(见:撒下十七27)。这理解符合押沙龙上门挑战戴维,而非戴维渡过约但河进攻以色列的描述。这「树林」的浓密程度颇有争议。开垦和侵蚀已经使雅博河以南地带面目全非。本节的字眼可指仅有疏落小林的崎岖山地,也可以是指真正的森林。树林冠以「以法莲」一名颇不寻常,因为以法莲属地全在约但河西。但这支派可能在此得到了一些地业,也可能有人在此定居(见:士十二)。

十八8 死于树林的比死于刀剑的更多 旧约说到土地吞吃人时(如本节的树林),是指对人构成生命危险的严峻荒凉环境。由于挑选战场的是戴维王而非押沙龙,他的军队能够尽可能利用崎岖环境和嶙峋密林的地利,是不难想见的事。埋伏,诱敌进入沟壑或干河峡谷的佯攻,都可能是他们使用的游击战术。迷失路途、方向不辨的孤军,只能任人宰割。

十八9 押沙龙的危境 经文不是如一般人所料,说押沙龙的头发被树枝绕住(和合本),而是说他的头夹在树上。这情景充斥了象征意味:御骡(王者当骑的牲口)弃自称为王者而去,让他挂在树上──被挂的人是在神面前受咒诅的(申二十一23)。

十八11 十舍客勒银子、一条带子 一年薪水的红利,加上独特的衣饰,反映押沙龙之死对约押具有何等大的战略价值。吉加墨斯的战衣包括佩带短剑用的带子,和某种的肩带或腰带。但尽管新国际本译作「战士的带子」,本节的字眼(阴性)却从来没有在别的地方用作形容军装的腰带(通常用阳性形式)。以赛亚书三24用这字描述女子的腰带,所指的可能是特殊场合穿用的绶带(见:王上二5的注释)。

十八14 短枪 约押所用的「短枪」在别的地方,一贯是指用来打人的棍棒。动词通常是打击的意思(士三21是个例外)。「心」字不一定指内脏,也可以用指胸口或上腹部。约押若想刺戳押沙龙,他大概会使用刀剑或枪矛。反之,约押的用意似乎是用棒子重击他的躯体,把他从树上打下来。由于这样猛打一根棒子可能会打断(见:赛十四29),约押用上了三根。押沙龙一下地(大概已经不省人事),约押十个助手便连手把他了结。

十八14 拿兵器的人 军队中的司令和军官都有拿兵器者随行(见《埃利奥特》的例证)。这些可靠的副手在打仗时作为贴身护卫(见:撒上三十一46),司令若失落或打断兵器,就给他另一个。这些人显然还兼任「朋友」和顾问(戴维在撒上十六21和十四1217分别作为扫罗和乔纳单拿兵器的人)。

十八16 吹角 古代近东所有军队在准备上阵之前,必然向全军公布进攻和撤退的指定信号。号角和徒步的传令兵可能是调动军队的惟一方法。此外,角声又可用作召集军队作战,和仿如马里文献的烽火一般,作为警报信号。

十八17 埋葬习俗 亚述文献记载叛乱者的尸首经常插杆示众,并且不予埋葬,作为惩罚。以色列的领袖也有实行「示众」(见:书十17,敌对五王的处决),但不会将尸身无限期悬挂(申二十一23)。因此,即使是可诅可咒的人,也可以葬在石堆之下(见:书八29的注释)──但不可与亚述君王荣誉的丘坟混为一谈。

十八18 纪念石柱 乌加列史诗《阿赫特》(主前约1600年)提到为子者的责任之一,是为祖先神明竖立石碑或石柱。没有儿子(在生?)的押沙龙,只有自己动手立柱。这事颇具讽刺性,因为他自己也不是葬于家冢。他自立的纪念碑成了失败生命的记号。今日位于西珥万村(Silwan;与耶路撒冷隔着汲沦溪谷遥遥相对),称为押沙龙墓的古墓,是很后期的建筑(希律时代)。

十八18 王谷 此地的确实位置不明,但很多时候被认为是耶路撒冷东面的汲沦溪谷,又或者是欣嫩子、泰路平(Tyropoeon)、汲沦溪三谷的交会点。创世记十四17又称之为沙微谷。

_
在汲沦溪谷的押沙龙柱


十八1923 报信者 古代近东的军队和政府官员习惯使用徒步传令兵。马里文献形容战场上部分的军队调动是由传令兵执行的。他们又负责传递外交公文,和代表团、商队抵达的消息。这些文献和圣经记载,都似乎表示传令兵有不同的军阶。有些人如马里文献中的苏哈隆(suh\arum),是以精力和速度作为挑选条件的年轻人。此外,外交使团中又有一些负责传信的低级官吏(大概与身为祭司的亚希玛斯相当)。重要任务可以交托给这些人传达。

十八24 城瓮 由中铜器时代开始,城市的防御设施包括了厚墙和复杂多室的城门。铁器时代的模式随地而异(夹壁城墙和实心城墙都有),但基本上进出的信道都是窄而有阶,以求限制能够进城的车辆类型和交通量。从外门走到内门,经常有一个九十度的拐弯。这个内外城门之间(和合本:「城瓮」)的地方,是哨兵卫房和法律商业官员会面之处。考古学家在但城的内外城门之间,挖掘到一个高台,相信是这城统治者开堂公审时安放坐位之处。

十八24 城门楼顶 城门不论是圆形还是方形,都一概设有多层的城楼,供瞭望之用。米吉多、亭纳、夏琐、拉吉的例证,都证明了这些城楼是城防设施,也是哨兵的望台。

十八33 城门楼 城门既然设有多层的城楼,城墙之间自然就有充足的地方建设卫房和小室,供安置驻兵和会面议事之用。收到押沙龙死讯的戴维退到小室之中,一方面可以察看回朝的军队,另一方面也可以不受干扰。他没有回到城内,证明他对于微妙的政治局面不是懵然不知,但同时又显示他暂时未能回复日常的作息程序。

十九8 王坐在城门口 最近在但城遗址的挖掘,在城门内部发现了一个似乎是石制的高台。这高台曾经一度有顶篷遮盖,上面可能设有宝座。典礼和外交场合,以及诉讼程序可能都用得上它(见:王上二十二10)。乌加列史诗《阿赫特》描述达尼珥王坐在城门口,为孤儿寡妇断案。因此,君王坐在宝座之上,就是履行身为王者的责任──戴维这时想给人的,就是这种印象。

十九1115 戴维复辟的程序 押沙龙已经受膏为王,犹大和以色列各支派的首领于是否重立戴维为王之事,亦没有一致的意见,故此,有作出某些让步和保证的必要。例如押沙龙的元帅亚玛撒如今接管戴维的军队(但不包括精兵和雇佣兵团,他们仍在约押辖下)。戴维又不得不诉诸骨肉关系和昔日的效忠的誓言,来劝诱自己本支派。戴维被逐而至终复位,堪与主前十五世纪阿拉拉赫王伊德里米的经历相比。后者被逼失位七年,才能得回臣属的效忠。

十九15 吉甲 在王国时代初期的大部分时间中,吉甲似乎都是祭仪的中心。可能由于从前扫罗在此被立为王,这地又接近约但河(大概是耶利哥东北面约一哩之梅夫吉尔废墟一带的遗址),支派长老在此欢迎戴维归回作王,最是恰当。请参看:塞缪尔记上七16,十一1415的注释。

十九24 修脚剃胡须 新国际本翻译所描述的忽略个人仪容,往往是因服丧之故。这又可以作为米非波设无意自立为王的证据。因他若有此意,必然会刻意打扮,以求有王者的风采。此外,以西结书二十四17以赤足蒙唇为吊丧的表示。本节对米非波设的形容也容许这个解释,因为经文只是说他没有「做」脚和须而已。

十九2229 特赦 君王是贵胄和王室的「家庭元首」,犯上政治罪行或叛逆的人,他能以家长的身分操其生杀大权(见:王上二1946)。示每和米非波设二人都得罪于戴维,可以判处死刑。然而戴维选择在自己登基之日赦免他们,作为他宽宏大量,愿意饶恕政敌的象征(见:撒上十一1213,扫罗类似的话)。美索不达米亚君王登基之时,照例宣告安杜拉鲁(anduraru──释放囚犯和债奴。苏美王吾鲁因宁金纳(主前二十四世纪)的改革文件,更证明了类似的释放有时亦包括政治犯人。按照这文件,甚至窃贼和谋杀犯也能得释。在埃及,新法老登基时往往同时宣告大赦。

十九42 吃王的食物 与王同席或吃王仓粮食的就是王的食客,受了俸禄就必须表示效忠(可见于列出贵族和官吏所得之粮食供应的马里及巴比伦行政档案)。这是米非波设定罪的根据:戴维的供应是他自愿接受的(撒下九67)。犹太支派的首领否认这种关系的存在,坚持他们欢迎戴维是根据他统治的能力,不是受了他的贿赂或赏赐。

十九4143 支派争论的根由 偏袒和差别待遇必然会在政策和特权中反映出来。论战的核心问题,在于王国是环绕戴维王和戴维家所建立的(提到王与他们是亲属之犹大长老的立场),还是无论谁作王,都配得全民效忠的制度(以色列的立场)?这场争论是示巴之乱和北方支派在耶罗波安领导下脱离联邦的先兆,并且令人联想到士师时代经常发生的支派龃龉。两个例子都证明了在王国制度之下的中央政府,这时仍未成为以色列人根深蒂固的观念。以为以色列在联合王国时代自有合一性,而视分裂王国为反常现象,是很容易有的错误观念。其实直到被掳归回时代为止,支派性地方主义对国策的影响,远比国家一统的观念为深。

二十125
示巴之乱
二十1 示巴的宣言 在复辟程序中自觉受到排斥的以色列各支派军队,并没有向犹大或戴维发动战争,只是在示巴领导之下摒弃戴维而已(示巴并没有集结军队,只是叫他们「各回各家去罢」)。示巴的话只是宣告撤回对戴维王权的支持,并没有表示支持另一位君王。示巴是便雅悯人,他可能依然效忠扫罗家,会寻求拥立扫罗的后代,只是经文没有说明这一点。

二十3 十个妃嫔的处置 由于押沙龙曾经与这些女子发生性关系,她们不能再作王的性伴侣。如果她们是支持押沙龙之政治盟友的禁宫代表,她们成为不受欢迎人物就更有根据了。戴维继续履行对她们的责任,但她们永不会为他生儿育女。汉摩拉比法典规定寡妇有资格接受「食物、油、衣物」的供给。出埃及记二十一10,给妾类似的权利。

二十45 召集军队 给亚玛撒这么少的时间在犹大宗族中召集军队,用意可能是考验亚玛撒和他们的忠诚。亚玛撒曾经服事押沙龙,犹大支派的长老则最近不久才对戴维宣誓效忠。他们可能使用徒步传令兵来召集军队(见:撒上十一35,集结军队共享七天)。马里文献则描述使用刻字的名单,在村落和游牧民族的聚居地中招募兵丁。但所使用的若是这个程序,三日便不足以召集庞大的军队。

二十6 你主的仆人 本节形容约押是亚比筛的主人。由于约押这时失宠,甚至可能降级,常备军如今归亚比筛统帅。军队共分三种。第一种是雇佣兵,他们是王的私人军队和护卫,称为基利提人和比利提人,有数百之众。第二是常备军,大概包括以色列人和雇佣兵。他们是受过专业训练的军人,原是约押的属下,如今由亚比筛率领。常备军通常有数千的兵力,但这时继续效忠于戴维的大概只有犹大支派的人,故此人数相信只有几百名。第三是在危急时有资格应召入伍的人。亚玛撒试图征召的就是他们。

二十8 基遍的大盘石 圣经时常提到当时人所共知,但如今已无人知晓的地标(见:士四5,底波拉的棕树)。如此,作者所指的可能是某个祭坛或邱坛,如内比桑威珥(位于吉布以南约一哩;见:撒上十四33;王上三4),亦可能不过指基遍(耶路撒冷西北四哩的吉布)附近一个形状特殊的岩石而已。

二十8 约押的佩刀 约押的计谋很难重构。他所穿的是一般的战袍,束着佩了刀鞘的军装腰带。一般的理解是约押设法把刀装作是意外从鞘中掉出来的样子。接着用左手把刀拾起,以不构成威胁的模样握着,走到亚玛撒跟前。

二十9 抓住胡子 除了表示屈服(即亲吻对方的脚,《吉加墨斯史诗》等多个古代文献都提及过)之外,史料中并没有与非亲属亲嘴的例证。有时亲嘴是和好的表示(见:创四十五15,约瑟和他的兄长),约押和亚玛撒可能正有此意。它有时亦有关注,以及对共同之难题表示同雠敌忾,如塞缪尔记下十五5。男子亲嘴时抓对方的胡子并不反常,此举使双方都难以自卫,所以比较常见于战场打斗之中。在此愿意亲嘴是信任的表示,只是亚玛撒信任错人了,约押趁机铲除了竞争对手。

二十14 伯玛迦的亚比拉 伯玛迦的亚比拉通常被考证为以色列极北部,但城西北三哩的亚比拉坎赫遗址(Tell Abel el-Qamh)。杜得模斯三世征服城市的名单曾经提及这城。列王纪上十五29和亚述年表,都记载了它被提革拉毘列色三世攻取之事,它在战略上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

_
从西北看伯玛迦


二十15 筑垒攻城 攻城的方法之一,是建筑一条坡道(和合本:「垒」)作为使用攻城塔架的平台,以及使撞城锤有冲击的余地(王下十九32;耶六6;结四18)。当时城市普遍设有斜堤和高墙,使敌军难以正面进攻,因此有建筑坡道的需要。考古学家挖掘过实际坡道的遗迹(如:建于马萨大者),亚述不但在浮雕描绘其使用,西拿基立等亚述君王的年表更加以形容。现存最早的一个攻城坡道遗迹,于主前七一年亚述围攻拉吉时所建。来自戴维年间之坡道的证据现时虽未发现,由于撞城锤几乎已有一千年的历史,坡道亦必然在应用之中。

二十16 聪明妇人 请参看:塞缪尔记下十四2的注释。

二十19 以色列中的大城 新国际本作「作以色列之母的城」,和合本作「以色列中的大城」。「母亲」('em)一字在腓尼基、乌加列、旧巴比伦诸语言中的对应字眼是亲族用语,有宗族之意。故此,聪明妇人说有被灭危险的,可能是以色列的宗族之一,不是「发源之城」。亚比拉人还素有明智的传统,因此,她奉劝约押要与他们一样「聪明」,饶了这些与他同为立约之民者的性命。

二十2325 行政职位 戴维圈内大臣的名单,反映戴维的行政架构日益复杂(参较:王上四119,所罗门的行政官员名单)。本段和塞缪尔记下八1518,与新巴比伦行政文件中的名单相似。这些职位虽与示巴之乱无关,圣经编纂者在此加插,却是显示政治秩序得以恢复。添设徭役(服苦的人)部长一职,则反映加强防御工事和改良王国内部交通和运输系统的新政策。

_
马萨大的攻城土坡

二十一114
基遍人复仇
二十一1 旧政权罪行祸延今日 古代近东的普遍观念认为君王是国家的化身,百姓的代表。赫人君王穆希利在位年间一场为期二十年的瘟疫,被认为是上一任君王罪行的结果,亦作出了平息神怒和赔偿的措施。同样,巴比伦王拿波尼度亦求问神明,发现任内所遇的某些艰难,是由于忽略了月神辛的结果,于是尝试纠正。古代典籍中谴责先王行为最值得注意的例子,大概是魏德内尔编年史。这文件批评十三名君王,因为他们没有以应有的态度尊重巴比伦的厄萨吉拉神殿,并且以之为当政者必须虔诚的根由。

二十一1 因饥荒而求问 饥荒、瘟疫往往被视作神明不悦或忿怒的征兆。赫人君王穆尔西利斯编写了一系列的瘟疫祷文,以求转离神明的怒气。「寻求神的面」(NIV)在巴比伦和赫人史料中,也是常见的措词。寻求上级的面的意思,通常是指特别为咨商或询问指示而作出的谒见。经文没有说明戴维是寻求神谕,还是进入圣所对神说话。

二十一24 基遍人 基遍(今日之吉布)属便雅悯支派,位于耶路撒冷西北六哩之处。进一步资料,可参看:乔舒亚记九3的注释。基遍人因乔舒亚记九章所记的事件,受条约的保护。他们很容易成为民族主义狂热下的牺牲品,是不难理解的现象。但圣经的记载却没有提供扫罗王在位时攻击他们的数据。

二十一59 扫罗子孙七人被杀曝尸 古代近东的罪犯和叛盟者经常遭受处死曝尸的惩罚。几个来自当代曾受暴刑的尸体,在半游牧的亚兰人向亚述缴纳贡物的所在地:叙利亚的特尔卡(Terqa,今阿色拉遗址〔Tell Ashara〕)出土。此外,巴比伦地很多加瑟人界石(主前第二千年纪末叶)所列的咒诅,包括了侵犯该地界协议条款之人将遭受曝尸。

二十一69 在耶和华面前的山上 耶和华面前的山(和合本:「在耶和华面前,悬挂在山上」)相信是列王纪上三章提到的大邱坛。一般看法认为此地就是基遍以南一哩的内比桑威珥。此事在耶和华面前进行,可能显示这是某种礼仪性的行动。上文所述的加瑟人条约咒诅,也是在神明面前举行。

二十一9 收割的日子 大麦在阳历四月开始收割,即希伯来历法的西弗月。这月名借自迦南语言,相当于巴比伦的伊亚尔月(Iyyar),即农事历的二月。古代对巴勒斯坦收割时分的描述,可见于基色历法(主前十世纪)。按这日历收割一个月大麦之后,是一个月收割小麦。作物可以用手拔出,或用镰刀收割。

二十一1214 对尸骨的处理 我们只能假定扫罗和乔纳单的骨灰埋葬在此,他们的遗体火葬(撒上三十一1113),在古以色列是很不寻常的作法。以色列人认为人的身躯(「肉体」)和灵魂基本上是不可分的。人是灵也是肉体。因此,死尸既然仍是人存有的一部分,就必须小心处置。死者的身体一旦被毁(例如:因被曝尸),就严重危害到他的存在(进一步数据,见:王上十六4的注释)。当代文学和美索不达米亚古城吾珥所存的,都反映了这个观念。去世的亲属葬在私人住宅的神庙之下,他们在一定程度上,仍被视作家庭的一份子,需要餐具和其他日用品的供应。因此遗骨和遗体的料理必须谨慎从事。戴维亦同样小心照顾扫罗和乔纳单的遗体。

二十一1522
对抗非利士人的功勋
二十一16 兵器 这个非利士人的枪或枪头(枪通常不是铜制的),重三百舍客勒,即七磅半左右,亦即是歌利亚枪头重量的一半(撒上十七7)。他腰间佩着「新刀」──这用词很含糊,可能是荣誉的代表。

二十一17 以色列的灯 圣殿必须点着长明不灭的灯(出二十七20)。这灯象征神在他们中间,和他们因此能得享有的生命和盼望。「神的灯光」一语亦可指盼望(王上十一36;王下八19)在此也很合理,因为戴维王朝代表神所赐与的王权。这字在乌加列语和亚喀得语的类似用法,则与统治的永恒性和神明的临在有关。亚述王提革拉毘列色三世被形容为人类之光。一个旧巴比伦的惯用语,将家庭无后形容为火盆熄灭。

二十一19 枪杆如织布的机轴 (和合本之「粗」字为原文所无。)本节所述的枪必然是装上了皮索和圆环以供投掷的那种,其形状与织布时用来拉起综絖的木杆和圆环相似。这种枪于铁器时代初期(主前约1200900年),是爱琴海地区和埃及所用的兵器。埃及和希腊艺术中,都有描绘用上述工具织布的女子。

二十一2022 手脚都是六指 初民以极为好奇和怀疑的态度对待身体畸形的人。美索不达米亚的观兆文献中,有整个部分是描述先天性的畸形,骈拇枝指也在讨论之列。

二十二151
戴维的胜利诗歌
二十二151 唱胜利之歌 庆祝胜利并使之传颂于后世的方法之一,是撰作吟唱诗歌。古代近东从主前第三千年纪初叶开始,已经有各种各样诗歌的记录。戴维在位之前约一世纪,亚述已有歌目刊载歌名凡三百六十条,分数十类别列出。唱歌响应神助人得胜,是圣经普遍的主题。虽然风格与希伯来诗歌有别,美索不达米亚和埃及的君王亦会写作赞美诗歌奉献给神明,感谢神明使他们胜过仇敌。例如亚述王杜库提宁努他一世(主前12441208年),就撰写了一首长篇史诗给亚述神,为战胜巴比伦感谢,并且辩明攻打巴比伦,是因其统治者卑鄙之故。

二十二23 盘石的象喻 盘石在旧约之中,经常象征保障和牢不可破之避难所的防护。神是将保障和安全赐给自己百姓的盘石(或山岳)。主前第二千年纪末叶安那托利亚和巴勒斯坦好几个最重要的神祇(如创造神伊勒),都被形容为神化的山岳。

二十二5 死亡波浪的象喻 本节和约拿书(拿二67)一样,作者将自己的处境形容为死亡入口的水盖。死亡是阴间──即死人的居所──的同义词。旋转的水流代表混沌、破坏性的水,不但对生命构成危险,更能殃及被造的世界。

二十二6 阴间的绳索 古代近东的猎户普遍使用套索捕猎。这象喻以阴间为猎人。在古代近东很多文化中认为,阴间,这坟墓的居所是个真实的所在,以尘土为食的死人在此过着虚无的日子,盼望后代能够供应他们的需要。此地有闸门和守卫将死人关锁在内,因此称为「无回之地」。主前第二千年纪亚喀得史诗《伊施他尔下阴间》就用过这个形容语句。旧约虽然没有详加描述,希伯来人对于阴间的看法显然无大分别。

二十二1416 耶和华为战士 神圣战士的主题描述己方的神祇与敌方的神祇作战,把他击败。亚述视匿甲为战神,伊施他尔为战争女神。迦南的巴力和巴比伦的玛尔杜克都是神圣战士。古代近东将雷和电看作神明降临时的常见现象,战争之时尤然。从苏美《因南娜的颂词》,赫人风暴之神的故事,到亚喀得和乌加列的神话,神明的描述都是在雷声中审判仇敌。图画中的巴力是手拿霹雳。赫人和亚述君王都袭用了雷声的用语,将自己形容为神明的器皿,雷暴般攻打叛盟和拦阻他们扩张帝国的人。

二十二34 母鹿的蹄 王国时代巴勒斯坦有数目颇为庞大的伊朗鹿(但已经在上世纪绝迹)。这种鹿素来无人驯养,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遗址的证据,显示当地人甚少吃这种动物的肉。按照主前十五世纪沿海地区之阿拉拉赫某配给总目的描述,有些鹿是养于樊笼的(见:诗十八33注释)。

二十三17
戴维临终之言
二十三1 戴维的默示 引言中新国际本译作「默示」的字眼(和合本不直接译出),最惯常的用法是引述耶和华的话,但有时也可引述智慧人(亚古珥;箴三十1)或先知(巴兰;民二十四315)的话语,本章第23节显示本节的默示也归这类。这是旧约之中惟一的一处经文,暗示戴维可以名列先知之中。

二十三1 美歌者 这词组所形容的是戴维还是「雅各布的神」无法肯定。按这用语在乌加列文献中的用法,两个理解都是可行的。第一个理解形容戴维的歌唱才华,第二个理解则将神形容为歌颂的珍贵对象,又或以色列珍爱的捍卫者。

二十三57 王权的象喻 在第5节开始的象喻以太阳为主题。公正君王的统治就如温和日光之于五谷,但却会摧毁作恶的人。以太阳代表君王的公正(本段所述的君王是耶和华),赫人有此例证,埃及如此形容君王尤多。埃及中王国时代一首赞美亚孟锐神的诗歌,形容君王是光线之主,将赐生命的光线照在他所爱的人身上,对敌人却是能把他灭尽的火焰。美索不达米亚的正义之神,是太阳神沙马士。荆棘象征叛逆之人,他们会被挑入火中(太阳热力的结果)。

二十三839
戴维勇士的名单和事迹
二十三8 戴维的勇士 一般的看法认为这三十人是一组特殊的侍从,跟随戴维(见:撒上十七25的注释),作为他的「特种部队」。他们是精选的特工人员,不一定在军队组织之内运作。

二十三1112 巴斯达闵 巴斯达闵(原文无此地名,NIV 照代上十一13所加)又名以弗大悯(撒上十七1),按照圣经的形容,此地位于以拉谷附近,梭哥和亚西加之间。是以此地位于伯利恒西面,接近非利士海岸的地方。梭哥东北四哩的达蒙(Damun),是巴斯达闵今址的可能地点之一,但却很难说得上是在梭哥和亚西加中间。

二十三13 地理概况 亚杜兰约在耶路撒冷西南十六哩,按考证是今日的玛德库尔酋长遗址。至于亚杜兰「洞」就是这城还是附近某处,却不能肯定。利乏音谷也是位置不明,但可能是耶路撒冷西南面,今日称为巴克阿(el-Baq'a)的地区(见五18的注释)。因此亚杜兰洞是在利乏音东北方的某处。

二十三14 山寨 这山寨最有可能是戴维在亚杜兰洞附近的大本营(见:撒上二十二4),部分学者提出这是指马萨大。按照上文下理,本节似乎是描述戴维未曾作王的流亡时期。戴维即位后这字是指锡安(撒下五17;和合本之「山寨」和「保障」,原文是同一个字)。

二十三1517 伯利恒城门 在铁器时代伯利恒为数极少的遗迹中,没有找到井,也没有找到城门。现存的铁器时代遗迹位于现代伯利恒圣诞教堂附近的坡上。铁器时代似乎无人在遗址上部定居,故此戴维年间的城门和水井大概位于下城。

二十三20 下雪的时候下狮子坑 狮子在铁器时代虽然数量大概不多,依然在野外出没。这种野兽要等到现代才绝迹。捕猎狮子是君王和英雄最喜爱的活动,埃及和亚述君王都选择围猎作为表现男子气概的场面。陷阱是捕猎狮子的方法之一。狮子被赶入陷阱,阱中通常有网罗把狮子缠住,猎人持枪跳入坑中把猎物杀死。本节提到下雪,可能因为积雪令行动更加艰难。巴勒斯坦南部的高地下雪并不罕见。

二十三23 王的护卫长 比拿雅作为护卫长的职位,正是戴维在扫罗政府中所担任的官职(见:撒上二十二14)。这些护卫大概就是称为「基利提人和比利提人」的雇佣军团(见十五18的注释)。护卫长一职亦经常在亚述记录,和讨论大利乌一世和亚哈随鲁(希腊史称薛西,主前521465年)之波斯军队的希腊史料(如:希罗多德)中提及。

二十四117
戴维的人口统计
二十四2 人口统计 人口统计已经是古代近东政府行使的实用措施之一。其实施可能早至主前约二五○○年的埃卜拉版片的时代(但证据不多),主前第二千年纪中期则有明显证据。

  这些政策的利益不一定能够得着百姓的赏识,因为所导致的往往是赋税、征兵、徭役的增加。从这个角度看,难怪通俗观念认为人口统计是不幸之源,或神明不悦的因由。美索不达米亚的马里文献(主前十八世纪)描述有人逃入深山,以免被数点。

二十四58 行程表 人口统计者首先东行进入外约但地区,直达领土的东南角,亚嫩河畔的亚罗珥,然后上到北端的但城。他停合示已不可考,但是按行程的动向大概是经常被视为东北界之黑门山一带。他们在此向西北前往腓尼基海岸上的西顿,然后向南穿过国家的主要部分。值得留意的一点是提到推罗(以色列本土以外)之后,名单列出希未人、迦南人,便跳到全地南端的别是巴,同时略去不提约但河西各个区域、城镇、地区的名字。

二十四9 统计结果 对于研究人口密度的考古学家来说,一百三十万勇士的总数似乎太高。戴维年间全地的总人口,估计只有三十至九十万人。除了估计人口的方法有争论的余地以外,另一点不可忘记的是「千」字也可以是指人数远不及一千的部队。

二十四10 统计导致受良心责备 戴维进行人口统计的原因是因神发怒(第1节,罪状不明)。他因这决策而良心受责,显示人口统计的动机是平息神的怒气。按照古代近东的传统想法,平息神明怒火的办法之一是贿赂;换言之,是向神殿大送礼物。由于人口统计通常包括收取圣殿的人头税(见:出三十1116有关人口统计和殿税的注释),是次人口统计有可能是意图将大量金钱注入殿库,以求平息神怒。耶和华当然不喜悦受到这种对待,与其平息其怒气,统计反使之恶化。本段的惩罚是祂本来发怒和戴维平息怒火之尝试的共同结果。

二十四11 先见 先见和先知的活动大致相同,但他们在社会结构中的角色却有不同(其分别大致与士师和君王之别相同)。先见似乎能够将职位传授给学生或儿子,先知却是神主动呼召的。

二十四1215 王与百姓为一 古代近东的普遍观念认为君王是国家的化身,百姓的代表。例如赫人文献认为君王犯罪能导致全民受罚。君王经常视自己今昔的罪行为今时灾难的理由,因而祈祷向神明寻求宽宥。

二十四16 天使攻击百姓 本节的用语和出埃及记十二章逾越事件的记载相同。在美索不达米亚史诗《埃拉与伊舜》(Erra and Ishum)中,瘟神埃拉(又名匿甲)从事大规模的毁灭行动,最后得到属下伊舜的安抚,全地才不致灭绝。明显的分别(之一)是塞缪尔记中灭命的天使完全受耶和华的控制,反观埃拉的史诗,巴比伦的主神玛尔杜克则遥不可及而不置可否。

二十四1825
祭坛与禾场
二十四18 耶布斯人亚劳拿 戴维攻取耶路撒冷时并没有驱逐当地的耶布斯居民。在城北保留了可观的一片土地的亚劳拿,有时被称为耶布斯总督。实际上胡利语(学者一般认为耶布斯人是胡利人的一支)称封建领土的统治者为「厄里纳」(ewrine),以致部分学者相信亚劳拿(异体「亚瓦拿」〔Awarna〕)是职衔而非人名。

二十四18 禾场 由于禾场是宽敞平坦的空旷地方,它很自然就成为城镇居民的聚集之处。由于与收获关系密切,它更是举行宗教活动和节期的自然场所。基于这些因素,亚劳拿的禾场很可能在更早的年代,已经有某种的宗教传统。

二十四22 打粮的器具和套牛的轭 打粮的器具是个木板制造的平台,有孔洞插上铁块。打禾时在板上堆上石块,用牲口拖拉。这板在麦上拖过,能使打禾更加容易。这器具和牛轭成为本节之献祭方便的木柴来源。

_
打粮的器具


二十四24 五十舍客勒银子 与亚伯拉罕买下麦比拉洞的四百舍客勒(创二十三)相比,这不算是大笔的金钱。此外,历代志上二十一25记载购买整个场地的数额是六百舍客勒金子。

 

顶部 上页 | 下页

           
  
旧约 新约 专题 原文